字典帮 >古诗 >霜天晓角(中秋对月)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刘辰翁
2025-07-27

霜天晓角(中秋对月)

宋代  刘辰翁  

霜天晓  

乌云汗漫。
浊浪翻河汉。
过尽千重魔障,堂堂地、一轮满。
秋光还又半。
檐声初漏断。
不管满身花露,已办著、二更看。

霜天晓角(中秋对月)作者简介

刘辰翁(1233.2.4—1297.2.12),字会孟,别号须溪。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人。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 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他一生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遗著由子刘将孙编为《须溪先生全集》,《宋史·艺文志》著录为一百卷,已佚。

霜天晓角(中秋对月)翻译及注释

《霜天晓角(中秋对月)》是宋代刘辰翁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乌云汗漫。浊浪翻河汉。
过尽千重魔障,堂堂地、一轮满。
秋光还又半。檐声初漏断。
不管满身花露,已办著、二更看。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时节的月夜景象。诗人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述了乌云密布、波浪翻滚的夜晚,但即使经历了重重的困难和干扰,明亮的月光依然圆满地照耀着大地。秋天的光景还过了一半,晨钟初鸣,表明时间已经过去了一段。诗人不顾自己身上沾满了露水,仍然坚持到了深夜,继续欣赏月光的美丽。

赏析:
这首诗以简短的句子和形象鲜明的描写,展示了中秋夜晚的壮丽景色。诗中的乌云和浊浪象征着生活中的困难和阻碍,而月光则象征着希望和光明。诗人通过表达自己不畏艰难,坚持追求美好的精神,传递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敬畏和对美的追求,通过描绘自然景观来表达内心的情感和思考。

这首诗词中使用了形象生动的描写手法,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富有想象力和感官体验的境界。诗人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突出了月光的明亮和清晰,以及诗人的坚持和执着。整首诗以简洁、凝练的语言,传递了秋夜中的静谧、壮丽和诗人内心的激情。

这首诗词展示了刘辰翁对自然和人生的独特感悟,通过描绘中秋夜晚的景象,传递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困难的坚持克服。同时,这首诗也具有一定的抒情色彩,表达了诗人对月夜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给人以启迪和共鸣。

霜天晓角(中秋对月)拼音读音参考

shuāng tiān xiǎo jiǎo zhōng qiū duì yuè
霜天晓角(中秋对月)

wū yún hàn màn.
乌云汗漫。
zhuó làng fān hé hàn.
浊浪翻河汉。
guò jǐn qiān zhòng mó zhàng, táng táng dì yī lún mǎn.
过尽千重魔障,堂堂地、一轮满。
qiū guāng hái yòu bàn.
秋光还又半。
yán shēng chū lòu duàn.
檐声初漏断。
bù guǎn mǎn shēn huā lù, yǐ bàn zhe èr gēng kàn.
不管满身花露,已办著、二更看。


相关内容11:

祝英台(席间咏绳球)

忆旧游(和巽吾相忆寄韵)

糖多令(癸未上元午晴)

大酺

水调歌头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虞美人
    犹疑绿萼花微甚。难与青莲并。青莲朵朵是天人。又向天人想见、洛阳春。多情素质尘生步。况被潘妃......
  • 渔家傲(送张教)
    病枕逢惊晓鼓。那堪送客江头路。莫唱骊驹催客去。风又雨。花飞一片愁千缕。折柳凄然无胜语。加餐......
  • 满江红
    春色三分,怎禁得、几番风力。又早见、亭台绿水,柳摇金色。满眼春愁无著处,知心惟有幽禽识。望......
  • 琴调相思引
    金谷园林锦绣香。踏青挑菜又相将。凤台人远,离思入三湘。花著雨添红粉重,柳随风曳碧丝长。薄情......
  • 露华(次张B634云韵)
    暖消蕙雪,渐水纹漾锦,云淡波溶。岸香弄蕊,新枝轻袅条风。次第燕归将近,爱柳眉、桃靥烟浓。鸳......
  • 木兰花慢(和中甫李参政席上韵)
    自崆峒麦熟,耕犊满、桔槔闲。笑吾党清谈,长衣EA6F具,更进贤冠。仓皇庇公字下,便秋风、江上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