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匣中琴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于武陵
2025-07-18

匣中琴

唐代  于武陵  

世人无正心,虫网匣中琴。
何以经时废,非为娱耳音。
独令高韵在,谁感隙尘深。
应是南风曲,声声不合今。

匣中琴作者简介

于武陵,会昌时人。其诗题材上以写景送别的为主,同时寄寓浓浓的乡思友情;诗风如羌管芦笛,悠扬沉郁。佳作很多,有《赠卖松人》、《早春山行》、《送酂县董明府之任》、《洛阳道》、《客中》、《寄北客》、等。其中《赠卖松人》一诗写一卖松人想“劚(音zhu逐,砍、掘之意)将寒涧树,卖与翠楼人”,但结果事与愿违,“长安重桃李”(长安人只喜欢桃李,对傲雪凌霜的松树一点兴趣也没有),由此诗人感叹他是“徒染六街尘”,空忙了一场。此诗借事讽世,确能起到遣人深思的效果,因此流传颇广。诗一卷(全唐诗中卷第五百九十五)。

匣中琴翻译及注释

《匣中琴》

世人无正心,
虫网匣中琴。
何以经时废,
非为娱耳音。
独令高韵在,
谁感隙尘深。
应是南风曲,
声声不合今。

译文:

世人心术不正,
犹如虫网覆盖琴。
为何被岁月遗弃,
并非仅为了娱乐耳音。
它却继续发出高昂的音韵,
却无人能感受其中深层的思绪。
这是应了那南风的曲调,
可这美妙的声音再也无法与现今相和谐。

诗意:

这首诗意味深长,通过匣中琴的形象,作者抒发了对世人缺乏正义与良知的失望。匣中琴虽然被岁月遗弃,但它仍旧保有优雅高雅的音韵。然而,世人却只是对琴的外表和娱乐效果感兴趣,而忽略了琴深处所传递的哲理与情感。最后两句通过“南风曲”表达了与现实脱节的感觉,强调了诗中琴声与现实世界的不协调。

赏析:

这首诗以琴作为比喻,抒发了对世俗的干扰和诱惑的反思。作者通过琴声的形象,表达了对传统美德和高尚情感的追求。虽然诗中的琴被岁月所废弃,但它的音韵依旧高雅,散发着迷人的魅力。诗人将琴与人的心灵进行了类比,暗示了人性深处的善良与正直。然而,现实的世人却对琴的价值和内涵不闻不问,只顾追求表面的娱乐和欢愉。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痛惜和无奈之情,南风曲的美妙旋律与现实世界相脱节,音韵无法与世人共鸣。整首诗通过琴的形象呼唤人们保持正直和善良的心灵,用来反思现实社会的弊端和价值观的失衡。

匣中琴拼音读音参考

xiá zhōng qín
匣中琴

shì rén wú zhèng xīn, chóng wǎng xiá zhōng qín.
世人无正心,虫网匣中琴。
hé yǐ jīng shí fèi, fēi wéi yú ěr yīn.
何以经时废,非为娱耳音。
dú lìng gāo yùn zài, shuí gǎn xì chén shēn.
独令高韵在,谁感隙尘深。
yìng shì nán fēng qū, shēng shēng bù hé jīn.
应是南风曲,声声不合今。


相关内容11:

题虢州三堂赠吴郎中(一作题虢州吴郎中三堂)

远归别墅(一作秋晚归故居)

江亭晚望

四明山诗·青棂子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送黄知新归安南
    池亭沉饮遍,非独曲江花。地远路穿海,春归冬到家。火山难下雪,瘴土不生茶。知决移来计,相逢期......
  • 重与彭兵曹
    故人在城里,休寄海边书。渐去老不远,别来情岂疏。砚冰催腊日,山雀到贫居。每有平戎计,官家别......
  • 张郎中宅戏赠二首
    薄雪燕蓊紫燕钗,钗垂簏簌抱香怀。一声歌罢刘郎醉,脱取明金压绣鞋。谢家青妓邃重关,谁省春风见......
  • 读《阴符经
    清晨整冠坐,朗咏三百言。备识天地意,献词犯乾坤。何事不隐德,降灵生轩辕。口衔造化斧,凿破机......
  • 光启四年春戊申(一作归王官次年作)
    乱后烧残数架书,峰前犹自恋吾庐。忘机渐喜逢人少,览镜空怜待鹤疏。孤屿池痕春涨满,小阑花韵午......
  • 赠胡禅归
    自是根机钝,非关夏腊深。秋来江上寺,夜坐岭南心。井凿山含月,风吹磬出林。祖师携只履,去路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