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答傅钦之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邵雍
2025-07-16

答傅钦之

宋代  邵雍  

钦之谓我曰:诗似多吟,不如少吟。
诗欲少吟,不如不吟。
我谓钦之曰:亦不多吟,亦不少吟。
亦不不吟,亦不必吟。
芝兰在室,不能无臭。
金石振地,不能无声。
恶则哀之,哀而不伤。
善则乐之,乐而不淫。

答傅钦之翻译及注释

《答傅钦之》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邵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傅钦对我说:“你的诗似乎多吟,不如少吟。如果要少吟,倒不如不吟。”我对傅钦说:“我既不多吟,也不少吟。既不不吟,也不必吟。就像室内的芝兰,无法没有香气。金石在地上震动,无法没有声音。恶事让人感到悲伤,悲伤却不会伤害自己。善事让人感到快乐,快乐却不会沉溺其中。”

诗意:
这首诗词以对话的形式展开,表达了作者对诗的态度和人生哲理。傅钦认为诗应该少吟,甚至不吟,而作者则认为自己既不多吟也不少吟,不必刻意追求。作者进而通过对芝兰和金石的比喻,表达了对善恶行为的态度。他认为恶事虽然令人感到悲伤,但悲伤并不会伤害自己;而善事虽然带来快乐,但快乐不会使人沉迷其中。这种态度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平和和淡泊,以及对善恶事物的客观看待。

赏析:
《答傅钦之》以简洁的对话形式表达了作者的思想,展示了邵雍淡泊宁静的人生态度。诗中的对话旨在探讨诗的创作和生活的关系,以及对善恶行为的理解。

首先,对诗的态度:傅钦认为诗应该少吟甚至不吟,暗示诗的创作应当避免过度沉迷和纠结。而作者则表示自己不追求过多或过少的吟咏,表达了一种平和自然的创作态度。

其次,对生活中善恶行为的看法:通过对芝兰和金石的比喻,作者表达了对善恶行为的客观看待。他指出,恶事虽然令人感到悲伤,但悲伤并不会伤害自己,暗示了对恶事的抵制和超越。而善事虽然带来快乐,但快乐不会使人沉溺其中,表达了对善行的理性认知。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道出了邵雍对生活和创作的理解,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作者通过探讨诗与生活、善与恶的关系,呈现出一种内心平和、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引导人们对待善恶事物时保持理性和客观。

答傅钦之拼音读音参考

dá fù qīn zhī
答傅钦之

qīn zhī wèi wǒ yuē: shī shì duō yín, bù rú shǎo yín.
钦之谓我曰:诗似多吟,不如少吟。
shī yù shǎo yín, bù rú bù yín.
诗欲少吟,不如不吟。
wǒ wèi qīn zhī yuē: yì bù duō yín, yì bù shǎo yín.
我谓钦之曰:亦不多吟,亦不少吟。
yì bù bù yín, yì bù bì yín.
亦不不吟,亦不必吟。
zhī lán zài shì, bù néng wú chòu.
芝兰在室,不能无臭。
jīn shí zhèn dì, bù néng wú shēng.
金石振地,不能无声。
è zé āi zhī, āi ér bù shāng.
恶则哀之,哀而不伤。
shàn zé lè zhī, lè ér bù yín.
善则乐之,乐而不淫。


相关内容11:

毛头吟

贺人致政

别两绝

和貂褥筇杖二物皆范景仁所惠

和闲来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太平吟
    身老太平间,身闲心更闲。非贵亦非贱,不饥兼不寒。有宾须置酒,无日不开颜。第一条平路,何人伴......
  • 闻少华崩
    变化无踪倐忽间,力回天地不为难。若教施展巨灵手,岂止轩腾少华山。六社居民皆覆没,九泉磐石尽......
  • 和王安之少卿同游龙门
    数朝从款看伊流,夜卜香山宿石楼。会有凉风开远意,更和烟雨弄高秋。...
  • 代书寄剑州普安令周士彦屯田
    二蜀至三吴,中间万城馀。去年方北望,今岁复西驱。剑阁离天日,秦川限帝都。临风相忆处,能饮一......
  • 又五首
    万物道为枢,其来类自殊。性虽无厚薄,理亦有精麄。未若人为盛,还知物有余。我生于此日,幸免作......
  • 月夜
    雨霁风自好,秋深天未寒。移床就堦下,看月出林端。有酒欲共饮,无宾可同欢。他时遇良友,此景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