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雨中寄季山甫(二首)诗意和翻译_明代诗人刘基
2025-07-18

雨中寄季山甫(二首)

明代  刘基  

山雨随风去复来,南明晚色动楼台。
犹怜仗节中郎在,不见乘槎使者回。
感兴诗成聊自遣,忘忧花好为谁开。
偏嫌近水多蝼蝈,永夜喧呼聒梦回。
¤

雨中寄季山甫(二首)作者简介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谥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明朝开国元勋,汉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属青田)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刘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刘伯温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传奇人物,至今在中国大陆、港澳台乃至东南亚、日韩等地仍有广泛深厚的民间影响力。

雨中寄季山甫(二首)翻译及注释

《雨中寄季山甫(二首)》是明代文人刘基所作的两首诗。这两首诗以雨中景色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在雨中寄托思念之情的心境。

第一首诗描绘了山雨随风来去的景象,南方的明亮晚色使楼台显得有动感。作者对身处异乡的中郎怀有思念之情,但很长时间没有等到乘槎使者的归来,这让他感到遗憾和焦虑。

第二首诗表达了作者感兴诗成时的自我宽慰,他将自己的感慨写成了一首诗,从而减轻了内心的忧愁。他忘记了自己的忧愁,因为周围的花朵正盛开,而这美好的景象又是为了谁而存在的呢?作者抱怨近水处的喧嚣声干扰了他的思绪,使他无法安静入眠。

这两首诗通过对雨中景色的描写,抒发了作者思念之情和对身处异乡的忧愁。他在观察自然景物的同时,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情感。整体上,这两首诗给人一种怀旧思乡、寂寥无奈的感觉,展现了明代文人的情感世界和对于流逝时光的感慨。

雨中寄季山甫(二首)拼音读音参考

yǔ zhōng jì jì shān fǔ èr shǒu
雨中寄季山甫(二首)

shān yǔ suí fēng qù fù lái, nán míng wǎn sè dòng lóu tái.
山雨随风去复来,南明晚色动楼台。
yóu lián zhàng jié zhōng láng zài, bú jiàn chéng chá shǐ zhě huí.
犹怜仗节中郎在,不见乘槎使者回。
gǎn xīng shī chéng liáo zì qiǎn, wàng yōu huā hǎo wèi shuí kāi.
感兴诗成聊自遣,忘忧花好为谁开。
piān xián jìn shuǐ duō lóu guō, yǒng yè xuān hū guā mèng huí.
偏嫌近水多蝼蝈,永夜喧呼聒梦回。
¤


相关内容11:

惆怅(二首)

次韵和石末公见寄(五绝)

旅兴(四十首)

夏中病疟戏作呈石末公

题画廿四首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招隐(五首)
    流水千百折,白云三四峰。上有喷壑泉,下有凌霜松。中有一老人,坐啸岩间风。素发垂两肩,朱颜映......
  • 美人图
    春色关心万种情,酒杯聊寞可怜生。折花比对佳人面,把臂相同觉命轻。...
  • 古歌(三首)
    双燕双飞入我堂,衔泥养雏何太忙。养得雏成却飞去,双燕双飞复如故。东园桃李春萋萋,日华烘露生......
  • 山水图
    淡雾滃山腰,清风集树梢。听泉人习静,伫立面平桥。...
  • 题画廿四首
    端阳竟渡楚江湄,纨裤分曹唱健词。画楫万枝飞鹢道,朱帘十二映娥眉。...
  • 感时述事(十首)
    惟民食为命,王政之所先。海鹾实天物,厥利何可专。贪臣务聚财,张罗密于毡。厉禁及鱼虾,卤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