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佛桑花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姜特立
2025-07-21

佛桑花

宋代  姜特立  

东方闻有扶桑木,南土今开朱槿花。
想得分根自晹谷,至今犹带日精华。

佛桑花作者简介

姜特立[公元?年至一一九二年左右],字邦杰,浙江丽水人。生年不详,卒于宋光宗绍熙中。以父恩补承信郎。淳熙中,(公元一一八一年左右)累迁福建兵马副都监;擒海贼姜大獠。赵汝愚荐于朝,召见,献诗百篇。除阁门舍人,充太子宫左右春坊。太子即位,除知阁门事。恃恩纵恣,遂夺职。帝颇念旧,复除浙东马步军副总管。宁宗时,官终庆远军节度使。特立工于诗,意境超旷。作有《梅山稿》六卷,续稿十五卷,《直斋书录解题》行于世。

佛桑花翻译及注释

《佛桑花》是姜特立创作的一首宋代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东方传来扶桑木的消息,
南方的土地上,朱槿花今日绽放。
我想象着它们从晹谷生长,
至今仍然散发着太阳的精华。

诗意:
这首诗词以东方传来的扶桑木和南方盛开的朱槿花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生命力和日光的赞美与思考。扶桑木象征着生命的力量和成长的希望,而朱槿花则代表着南方的美丽与繁荣。通过描绘这两种自然元素,诗人表达了对生命的敬畏和对自然界中永恒的力量的讴歌。

赏析:
《佛桑花》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将扶桑木和朱槿花作为象征意象,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敏感和对生命力的赞美。诗中东方的扶桑木传递出一种神秘感和遥远的存在感,而南方的朱槿花则以鲜艳的色彩和娇艳的姿态展示出生命的活力。通过对这两种自然元素的描绘,诗人唤起读者对自然的关注和对生命的思考。

诗中的“晹谷”一词意味着太阳的升起和光芒的洒落,形象地表达了日光的照耀和生命的滋养。诗人通过“想得分根自晹谷”,表达了对光明和温暖的向往,同时也将这种向往与扶桑木和朱槿花联系在一起,强调了它们共同的生命力和美感。

总体而言,姜特立的《佛桑花》展示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敬畏,以及对光明和温暖的向往。通过描绘扶桑木和朱槿花,诗人给予了自然以深刻的意义,唤起了读者对自然界中生命力和美的思索。

佛桑花拼音读音参考

fú sāng huā
佛桑花

dōng fāng wén yǒu fú sāng mù, nán tǔ jīn kāi zhū jǐn huā.
东方闻有扶桑木,南土今开朱槿花。
xiǎng dé fēn gēn zì yì gǔ, zhì jīn yóu dài rì jīng huá.
想得分根自晹谷,至今犹带日精华。


相关内容11:

怀古

赠方叔

乙卯中秋月色彻晓喜而有赋呈诸亲旧

感戚夫人事

林和叔山园九咏·细香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寄里中诸友赏菊二首
    问讯故园今若何,不堪归计尚蹉跎。只应许下千丛菊,今岁雨匀花更多。...
  • 出处
    士贵重其身,出处各有道。一为已私蔽,丧却千金宝。我非真勇者,归意良草草。逵路方多岐,几人能......
  • 拄杖
    脚力未须扶,时时踏莎迳。爱君如友生,伴我山行兴。...
  • 玩月
    天风忽披拂,搅我襟袂清。云片玉鳞薄,月华金晕生。曾於沧海看,浩荡此时情。仿佛见三山,汹涌波......
  • 赴饮席家人供新衣
    劝我著新衣,深辞老不宜。如今百事懒,不比舞雩时。...
  • 涂中杂兴
    畏日炎炎火伞张,扁舟挂席泛沧浪。飞流溅沫倾三峡,过崄方知有底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