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次韵秉文初九日过先垄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赵蕃
2025-09-07

次韵秉文初九日过先垄

宋代  赵蕃  

九日  

耕道十年无九秋,无田长抱老农愁。
因君动我束书感,君子恶居惟下流。

次韵秉文初九日过先垄作者简介

赵蕃(1143年~1229年),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次韵秉文初九日过先垄翻译及注释

《次韵秉文初九日过先垄》是宋代赵蕃的一首诗词。以下是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耕道十年无九秋,
无田长抱老农愁。
因君动我束书感,
君子恶居惟下流。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的农民身份和对农耕生活的思考。诗人耕种了十年,却未能享受到丰收的九月秋天的喜悦。没有田地的农民长期忍受着生活的困苦。然而,诗人因为听到朋友的动情之言,感受到了束缚于书卷的辛苦,而对于君子却不屑于居住在下层社会。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揭示了农民的困境和社会的不公。作者通过对比自己的农耕生活和君子的境遇,表达了对社会阶层差异和贫富不均现象的思考和不满。诗中的"耕道十年无九秋"形象地描述了农民勤劳辛苦却得不到应得回报的现状,使人感受到了农民的辛酸和无奈。诗人通过"因君动我束书感"的表达,抒发了自己对于读书人的羡慕和对知识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农民的局限和无力改变现状的困境。最后两句"君子恶居惟下流"则展现了作者对于社会阶层不公和君子傲慢态度的不满,着重表达了作者对社会不公平的愤慨之情。

这首诗词通过对农民生活的描写和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社会不公和自身命运的思考和感慨。诗人以朴实的文字表达了对于社会阶层差异的不满和对知识的向往,同时也抒发了对贫困农民生活的同情和关切。这首诗词在揭示社会问题的同时,也呼唤社会的关注和改变,具有一定的社会批判意义。

次韵秉文初九日过先垄拼音读音参考

cì yùn bǐng wén chū jiǔ rì guò xiān lǒng
次韵秉文初九日过先垄

gēng dào shí nián wú jiǔ qiū, wú tián zhǎng bào lǎo nóng chóu.
耕道十年无九秋,无田长抱老农愁。
yīn jūn dòng wǒ shù shū gǎn, jūn zǐ è jū wéi xià liú.
因君动我束书感,君子恶居惟下流。


相关内容11:

孤雁三首

次韵秉文初九日过先垄

有闻若管吹者意儿童为之问之乃鸟有名竹管者

上元口号呈莫令三首

题西轩竹上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留衢州王彦博周钦止徐审知
    风日端可举酒,溪山尽堪赋诗。有怀尔山中友,应念我天之涯。...
  • 闺怨二首
    东邻有贤女,膏沐不加御。朝惟躬奉养,莫且趣机杼。曰贤嫁保晚,政坐一贫故。谁能币聘之,此女非......
  • 题周袁州尊德堂
    视其所以知贤否,论世亦云当尚友。宜春郡圃作新堂,名不他求斯有取。堂堂房公暨李韩,文章事业两......
  • 寄送周子中监丞赴舒州二首
    引嫌初补外,怀绶复频年。自得山水胜,定由仙佛缘。往游成旧矣,有梦尚依然。六字今谁嗣,留题乞......
  • 送刘得华赴汉阳教授二首
    汉阳在何许,越在河之北。圣朝富文物,要使均万国。辍我学省彦,以为远方重。化成亟归来,明堂待......
  • 读子进浙行诗轴中有二诗见寄次韵报之
    近有平安使,新诗得尽传。深怀行役苦,更忆弟昆贤。笠水鸱夷水,荆溪玉局仙。经行如有访,小为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