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僧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孙何
2025-07-22

宋代  孙何  

去路馀千里,行行雪洒衣。
诸峰何日别,一锡犯寒归。
夜宿谁闻磬,晨斋自采薇。
遥知到禅宇,猿鸟共开扉。

僧翻译及注释

《僧》

去路馀千里,
行行雪洒衣。
诸峰何日别,
一锡犯寒归。

夜宿谁闻磬,
晨斋自采薇。
遥知到禅宇,
猿鸟共开扉。

中文译文:
离开故乡的路还剩下千里,
一路上雪花飘洒在衣上。
那些陡峭的山峰何时才能到达,
一只禅杖顶风冒寒归来。

夜晚住宿时,有谁听到禅室里的木鱼声,
早晨在小镇采摘薇草作早餐。
遥远地知道禅宇远在何处,
猿猴和鸟儿共同推开它的门扉。

诗意:
这首诗通过描写僧人在世界上漂泊的旅途,表达了一种禅修者追求心灵宁静与自由的向往。诗中的“去路馀千里”和“行行雪洒衣”揭示了僧人在行走的过程中,所经历的艰辛和寂寥。诗人以“诸峰何日别,一锡犯寒归”表达了僧人对山岭禅宇的思念和回归的愿望。

在夜晚的禅室里,静谧的木鱼声成为僧人宿主时的伴侣,早晨则在自然中采摘薇草,给自己一个清晨的禅修。诗人用“夜宿谁闻磬,晨斋自采薇”描绘了僧人独自修行的情景,展现了禅修者独处时追求内在平静的状态。

最后两句“遥知到禅宇,猿鸟共开扉”传递了一种心灵超越时空的感悟。诗人在远处,通过心灵的联系知道禅宇的存在,而猿猴和鸟儿则象征着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处。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文字勾勒出僧人的行旅与静修。通过诗人对禅修生活的描绘,传达了一种忍受寂寥孤独,追求内心慰藉和自由的禅修者心情。整首诗凝练而有力,运用了自然景物来烘托僧人的禅修境地,展示了宋代文人的情感与境界。同时,通过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强调了人与宇宙之间的亲密联系。该诗表现出了早期宋代文人对禅宗文化的关注和憧憬,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心灵寄托和内在追求的共鸣。

僧拼音读音参考

sēng

qù lù yú qiān lǐ, xíng xíng xuě sǎ yī.
去路馀千里,行行雪洒衣。
zhū fēng hé rì bié, yī xī fàn hán guī.
诸峰何日别,一锡犯寒归。
yè sù shuí wén qìng, chén zhāi zì cǎi wēi.
夜宿谁闻磬,晨斋自采薇。
yáo zhī dào chán yǔ, yuán niǎo gòng kāi fēi.
遥知到禅宇,猿鸟共开扉。


相关内容11:

酬赵隐君还予诗稿之作因来韵增至二十四用柳

塞上作

和牛士良

蜡梅十五绝和陈天予韵

裴公亭二首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谪官渡淮舟中遇风欲覆舟而作
    圣宋非狂楚,清淮异汨罗。平生仗忠信,今日任风波。舟楫颠危甚,鼋鼍出没多。斜阳幸无事,沽酒听......
  • 句
    王粲初开井,山翁旧醉池。林掩羊公庙,渊沈杜预碑。...
  • 輓谢叠山
    向老逢危乱,投军复欲东。九迁徒有命,一战不成功。楚狂言犹在,韩雠事已空。风尘长苍莽,身世转......
  • 惠政桥
    百仞崖边有此桥,地平路稳玉聪骄。惠而知政今如此,拈起桥名问国侨。...
  • 德骥篇
    西家白马知曳练,东家赤马如驱电。时时并辔刷长鞭,羞杀分飞伯劳燕。白马不防牛有角,惨甚兵间中......
  • 君山
    君山盘结青云梯,堂高更觉天象低。横江万顷莹玻璃,蓬瀛胜概从端倪。几欲收拾归品题,分甘独令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