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和石通判酌白鹤泉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张栻
2025-09-09

和石通判酌白鹤泉

宋代  张栻  

谈天终日口澜翻,来乞清甘醒舌根。
满座松声闻金石,微澜鹤影漾瑶琨。
淡中知味谁三咽,妙处相期岂一樽。
有本自应来不竭,滥觞端可验龙门。

和石通判酌白鹤泉作者简介

张栻是南宋中兴名相张浚之子。著名理学家和教育家,湖湘学派集大成者。与朱熹、吕祖谦齐名,时称“东南三贤”。官至右文殿修撰。著有《南轩集》。

和石通判酌白鹤泉翻译及注释

《和石通判酌白鹤泉》是宋代张栻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以描绘饮酒交友的场景为主题,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展示了诗人与友人在白鹤泉共饮的情景,表达了友谊的珍贵和酒的美好。

译文:
和石通判酌白鹤泉,
谈天终日口澜翻。
来乞清甘醒舌根,
满座松声闻金石。
微澜鹤影漾瑶琨,
淡中知味谁三咽。
妙处相期岂一樽,
有本自应来不竭。
滥觞端可验龙门。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自然景物和饮酒的描绘为主线,通过对白鹤泉的描述,展现了一幅与友人共饮的画面。诗人与石通判在白鹤泉畔畅谈天地之间的事物,酒杯来来往往,口舌忙碌,喝下清甘的美酒,唇舌得到了清醒和滋润。满座上的人们聆听着松林中传来的悦耳声音,仿佛金石间的音韵在耳畔回荡。

诗中出现了微澜和鹤影,形容酒泉微湍的波纹和白鹤在水面上的倒影,给人以和谐、宁静的感觉。这种景象如同瑶琨一般美丽,给人以美好的视觉感受。

诗中的“淡中知味谁三咽”表达了对酒的品味和滋味的赞叹,同时也暗示了友人间的默契和情谊。诗人和石通判在一起,享受着酒的美妙,互相相约再喝一杯,不舍离去。

最后两句“有本自应来不竭,滥觞端可验龙门”表达了白鹤泉的源头应该是源源不断的,而且满满的酒杯可以验证友谊之门。这句话意味着友谊之源永远不会干涸,而通过对酒的交杯,可以验证并加深彼此之间的友谊。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饮酒交友情景的描绘,表达了友谊之珍贵和酒的美好。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和酒的隐喻,诗人展示了友人间的欢愉和默契,同时也表达了对友谊和情谊的赞美。这首诗词以其精湛的描写和深刻的意境,给人以美好而深刻的印象。

和石通判酌白鹤泉拼音读音参考

hé shí tōng pàn zhuó bái hè quán
和石通判酌白鹤泉

tán tiān zhōng rì kǒu lán fān, lái qǐ qīng gān xǐng shé gēn.
谈天终日口澜翻,来乞清甘醒舌根。
mǎn zuò sōng shēng wén jīn shí, wēi lán hè yǐng yàng yáo kūn.
满座松声闻金石,微澜鹤影漾瑶琨。
dàn zhōng zhī wèi shuí sān yàn, miào chù xiāng qī qǐ yī zūn.
淡中知味谁三咽,妙处相期岂一樽。
yǒu běn zì yīng lái bù jié, làn shāng duān kě yàn lóng mén.
有本自应来不竭,滥觞端可验龙门。


相关内容11:

题城南书院三十四咏

送林择之

送李崧才归闽二首

道间晚稻甚盛喜而赋此

送祖七倒西归二首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和元晦醉下祝融
    云气飘飘御晚风,笑谈嘘吸满心胸。须臾敛尽还空碧,露出天边无数峰。...
  • 和元晦赠上封和老
    上方元自好,一榻有余清。只趁晨钟起,宁闻山鸟声。高僧足幽事,野客富诗情。试问峰头景,今朝作......
  • 题邢使君钓隐
    使君卜筑占芳洲,短槛疎篱处处幽。风月随时供燕几,笑谈终日在中流。翩翩影落来宾雁,漠漠寒生欲......
  • 和择之福岩回望岳市
    回首尘寰去渺然,山中别是一风烟。好乘晴色上高顶,要看清霜明月天。...
  • 和元晦择之有诗见怀
    作别又如许,何当置我旁。卷舒书在手,展转月侵床。合志师千载,相思谩一方。临风三叹息,此意渺......
  • 墨梅
    眼明三伏见此画,便觉冰霜低岁寒。唤起生香来不断,故应不作墨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