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门下大资颜公挽诗三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李弥逊
2025-09-08

门下大资颜公挽诗三首

宋代  李弥逊  

东郡连墙日,行藏二纪馀。
空留冢上剑,不见枕中书。
山黑佳城必,堂阴旦宅虚。
悲心寄松槚,哀韵拥輀车。

门下大资颜公挽诗三首作者简介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门下大资颜公挽诗三首翻译及注释

《门下大资颜公挽诗三首》是宋代李弥逊的作品。这首诗通过描绘东郡连绵的城墙和传世的剑,以及冢上无书的枕席,表达了作者对逝去时光和已故的颜公的思念之情。诗中运用了山黑、佳城、堂阴、旦宅、松槚、輀车等意象,增添了悲凉与哀怨的情感。

这首诗的中文译文如下:

东郡连墙日,行藏二纪馀。
山黑佳城必,堂阴旦宅虚。
悲心寄松槚,哀韵拥輀车。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诗意深沉而凄凉。东郡的城墙似乎已经连绵不断地存在了好几世纪,而作者的行踪却已经隐藏了二十多年。冢上空留着一把剑,但无法在枕边找到颜公的著作。山色黯淡,佳城已变得必然要消逝,堂阴中的旦宅空虚无人。作者将自己的悲伤和思念寄托在松树和槚树上,忧伤的情调包围着他乘坐的輀车。

这首诗揭示了作者内心的痛苦和对逝去时光的无奈。通过对城墙、剑和枕席等物象的描写,表达了岁月流转中的无常和人事消逝的感慨。作者的心情沉重,悲伤的氛围渗透其中。整首诗以凄凉的意境和深沉的情感,传达了对过去的追忆和遗憾之情,引发读者对光阴易逝和人事如梦的思考。

门下大资颜公挽诗三首拼音读音参考

mén xià dà zī yán gōng wǎn shī sān shǒu
门下大资颜公挽诗三首

dōng jùn lián qiáng rì, xíng cáng èr jì yú.
东郡连墙日,行藏二纪馀。
kōng liú zhǒng shàng jiàn, bú jiàn zhěn zhōng shū.
空留冢上剑,不见枕中书。
shān hēi jiā chéng bì, táng yīn dàn zhái xū.
山黑佳城必,堂阴旦宅虚。
bēi xīn jì sōng jiǎ, āi yùn yōng ér chē.
悲心寄松槚,哀韵拥輀车。


相关内容11:

次韵隐者陈无隅二首

门下大资颜公挽诗三首

次韵陈泰定见赠二首

和陈颖仲题刘鞠祠

喜晴再用闲字韵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观傩
    宝历迎新露荚残,水日宫殿晓光寒。日陪仟仗温风转,云护神驱瑞霭盘。苇戟载颁均帝祉,桃弧一射致......
  • 暇日约诸友生饭於石泉以讲居贫这策枢密富丈
    甯生但叩角,马卿亦能琴。托物写孤愤,举世谁知音。敲门唤良友,舍木森十寻。茶瓯存甘荠,索酒那......
  • 出汴过淮有作
    十年犹愧饱侏儒,却到淮山识旧途。一櫂轻於堂上芥,此身闲似不中凫。受风帆影随南北,弄日云容自......
  • 冬雪呈太守张嵇仲三首
    夜气凝空作暮寒,平时积雪欲藏山。定知连腊连三白,已喜先春见一斑。神力巧将人意改,物华阴逐岁......
  • 石门竹生岩下拳曲无取众方笑之蹈元乃独讽咏
    农丞免官归,门第冷於铁。属国埋胡尘,旁观为心折。一朝百僚上,众目仰光洁。贤愚杂平居,高士见......
  • 次韵甫西山之咏
    秋畦霭黄云,神用报力穑。腰镰谁家子,喜见眼中碧。我车返山阿,木落山更寂。年登妻啼饥,掩户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