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题柏台山僧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于鹄
2025-09-04

题柏台山僧

唐代  于鹄  

上方唯一室,禅定对山容。
行道临孤壁,持斋听远钟。
枯藤离旧树,朽石落高峰。
不向云间见,还应梦里逢。

题柏台山僧作者简介

于鹄,大历、贞元间诗人也。隐居汉阳,尝为诸府从事。其诗语言朴实生动,清新可人;题材方面多描写隐逸生活,宣扬禅心道风的作品。代表作有《巴女谣》、《江南曲》、《题邻居》、《塞上曲》、《悼孩子》、《长安游》、《惜花 》、《南溪书斋》、《题美人》等,其中以《巴女谣》和《江南曲》两首诗流传最广。

题柏台山僧翻译及注释

《题柏台山僧》是唐代于鹄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上方唯一室,禅定对山容。
行道临孤壁,持斋听远钟。
枯藤离旧树,朽石落高峰。
不向云间见,还应梦里逢。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在柏台山上的景象和心境。僧人居住在山上唯一的房间里,面对着山脉入定修行。他走在山路上,来到孤壁前,持斋时听到远处的钟声。枯萎的藤蔓离开了旧有的树木,朽烂的石头从高峰上坠落。这位僧人并没有在云间看到任何景象,也许只在梦里才能遇见。

赏析:
《题柏台山僧》通过描写柏台山上的景物和僧人的心境,表达了禅修者追求心灵自由和超越尘世的意境。

首先,诗中描述了僧人所居住的地方,上方唯一的房间,展现出僧人追求宁静与超脱的生活方式。禅定对山容,说明了僧人修行时通过对山景的凝视来达到内心的静定。

接下来,诗人描绘了僧人行走在山路上的情景。行道临孤壁,表现了僧人独自一人行走在崇山峻岭之间的孤独和坚定。持斋听远钟,则是僧人在行走中静心聆听远处钟声的修行方式。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描写枯藤离旧树和朽石落高峰,表达了时光流转、万物腐朽的意象。这些景物的衰败与僧人修行追求超越尘世的境界形成鲜明对比。

最后两句“不向云间见,还应梦里逢”,则表达了僧人对于超脱尘世的向往与期望。僧人无法在云间看到超凡的景象,但可能在梦中遇见。这暗示了诗人对于超越现实的追求与憧憬。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僧人修行的景象和内心的追求,通过山水景物的对比和抒发,表达了人们追求内心宁静与超越尘世的情感。

题柏台山僧拼音读音参考

tí bǎi tái shān sēng
题柏台山僧

shàng fāng wéi yī shì, chán dìng duì shān róng.
上方唯一室,禅定对山容。
háng dào lín gū bì, chí zhāi tīng yuǎn zhōng.
行道临孤壁,持斋听远钟。
kū téng lí jiù shù, xiǔ shí luò gāo fēng.
枯藤离旧树,朽石落高峰。
bù xiàng yún jiān jiàn, hái yīng mèng lǐ féng.
不向云间见,还应梦里逢。


相关内容11:

公子行

题酸枣县蔡中郎碑

上杜元颖相公

雨中寄东溪韦处士

胡笳十八拍·第十一拍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胡笳十八拍·第十六拍
    去时只觉天苍苍,归日始知胡地长。重阴白日落何处,秋雁所向应南方。平沙四顾自迷惑,远近悠悠随......
  • 醉后忆山中故人(一作故人山中)
    花开草复秋,云水自悠悠。因醉暂无事,在山难免愁。遇晴须看月,斗健且登楼。暗想山中伴,如今尽......
  • 酬濬上人采药见寄
    玉英期共采,云岭独先过。应得灵芝也,诗情一倍多。...
  • 送宫人入道归山
    十岁吹箫入汉宫,看修水殿种芙蓉。自伤白发辞金屋,许著黄衣向玉峰。解语老猿开晓户,学飞雏鹤落......
  • 赠华州郑大夫
    此官出入凤池头,通化门前第一州。少华山云当驿起,小敷溪水入城流。空闲地内人初满,词讼牌前草......
  • 水精
    映水色不别,向月光还度。倾在荷叶中,有时看是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