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阌乡送上官秀才归关西别业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岑参
2025-07-19

阌乡送上官秀才归关西别业

唐代  岑参  

风尘奈汝何,终日独波波。
亲老无官养,家贫在外多。
醉眼轻白发,春梦渡黄河。
相去关城近,何时更肯过。

阌乡送上官秀才归关西别业作者简介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1-2] 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阌乡送上官秀才归关西别业翻译及注释

阌乡送上官秀才归关西

风尘奈汝何,终日独波波。
亲老无官养,家贫在外多。
醉眼轻白发,春梦渡黄河。
相去关城近,何时更肯过。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岑参创作的,题为《阌乡送上官秀才归关西》。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官秀才离别的思念和关切之情。

诗中第一句“风尘奈汝何,终日独波波。”描述了官秀才从乡下归来,身上被尘土覆盖,孤独无助的样子。诗人询问官秀才,风尘之苦究竟如何承受,一天到晚孤独地想念乡情。

接下来的两句“亲老无官养,家贫在外多。”进一步描述了官秀才的境况。官秀才既没有亲人陪伴,又没有官府的赡养,生活在外面贫穷困苦,多有辛酸之处。

“醉眼轻白发,春梦渡黄河。”这两句描写了官秀才的处境更加艰难。官秀才因为生活的不易和思乡之情,使他眼眶泛红,白发轻盈,仿佛度过了一场春天的梦境。他的人生就像是渡过了黄河一样困难。

最后一句“相去关城近,何时更肯过。”则表达了诗人对官秀才的思念和期盼。关城近在咫尺,但官秀才却始终未能经过关城回到家乡。诗人在询问官秀才,何时才能回来看一看亲人,回到熟悉的家乡。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抒发了诗人对官秀才身世艰难的同情和思念。诗意深沉,表达出了对于家乡和亲人的无限眷恋,以及对逆境生活的苦闷之情。这首诗写实自然,感情真挚,让人读后产生对离乡背井的人们的深思。

阌乡送上官秀才归关西别业拼音读音参考

wén xiāng sòng shàng guān xiù cái guī guān xī bié yè
阌乡送上官秀才归关西别业

fēng chén nài rǔ hé, zhōng rì dú bō bō.
风尘奈汝何,终日独波波。
qīn lǎo wú guān yǎng, jiā pín zài wài duō.
亲老无官养,家贫在外多。
zuì yǎn qīng bái fà, chūn mèng dù huáng hé.
醉眼轻白发,春梦渡黄河。
xiāng qù guān chéng jìn, hé shí gèng kěn guò.
相去关城近,何时更肯过。


相关内容11:

送狄员外巡按西山军(得霁字)

临洮泛舟,赵仙舟自北庭罢使还京

送崔员外入秦因访故园

宴郑伯玙宅

月溪与幼遐、君贶同游(时二子还城)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庄严精舍游集
    良游因时暇,乃在西南隅。绿烟凝层城,丰草满通衢。精舍何崇旷,烦跼一弘舒。架虹施广荫,构云眺......
  • 自潘陵尖还少室居止,秋夕凭眺
    草堂近少室,夜静闻风松。月出潘陵尖,照见十六峰。九月山叶赤,谿云淡秋容。火点伊阳村,烟深嵩......
  • 鼋头山神女歌
    鼋头之山,直上洞庭连青天。苍苍烟树闭古庙,中有蛾眉成水仙。水府沉沉行路绝,蛟龙出没无时节。......
  • 送许员外江外置常平仓
    诏置海陵仓,朝推画省郎。还家锦服贵,出使绣衣香。水驿风催舫,江楼月透床。仍怀陆氏橘,归献老......
  • 送张卿郎君赴硖石尉
    卿家送爱子,愁见灞头春。草羡青袍色,花随黄绶新。县西函谷路,城北大阳津。日暮征鞍去,东郊一......
  • 感遇
    五花骢马七香车,云是平阳帝子家。凤凰城头日欲斜,门前高树鸣春鸦。汉家鲁元君不闻,今作城西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