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纳省卷赠为首刘象(第三举)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沈彬
2025-07-27

纳省卷赠为首刘象(第三举)

唐代  沈彬  

曾应大中天子举,四朝风月鬓萧疏。
不随世祖重携剑,却为文皇再读书。
十载战尘销旧业,满城春雨坏贫居。
一枝何事于君借,仙桂年年幸有馀。

纳省卷赠为首刘象(第三举)作者简介

[约公元八五三年至九五七年间在世]字子文,(五代诗话作子美。此从唐才子传)筠州高安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宣宗大中七年至周世宗显德四年间在世,年约九十岁左右。少孤,苦学。应举不策。乾符中,(公元八七七年左右)南游湖、湘,隐云阳山数年。又游岭表,约二十年,始还吴中。与僧虚中、齐己为诗友。时南唐李升镇金陵,旁罗俊逸儒宿。彬应辟,知升欲取杨氏,因献画山水诗云:“须知笔力安排定,不怕山河整顿难”。升大喜,授秘书郎。保大中,以吏部侍郎致仕。归,徙居宜春。时年八十余。李璟以旧恩召见,赐粟帛官其子。彬著有诗集一卷,《唐才子传》传于世。

纳省卷赠为首刘象(第三举)翻译及注释

《纳省卷赠为首刘象(第三举)》是唐代沈彬所写的一首诗词。全文如下:

曾应大中天子举,四朝风月鬓萧疏。
不随世祖重携剑,却为文皇再读书。
十载战尘销旧业,满城春雨坏贫居。
一枝何事于君借,仙桂年年幸有馀。

中文译文:

曾经应聘大中天子举高中,四朝风月使我须发稀疏。
我没有跟随唐太宗重要的事业,反而是跟随文皇再次深入读书。
十年的战乱消耗了我旧有的事业,满城的春雨冲毁了我的贫寒住所。
一支诗文,为何有事情请你借寄给我,我幸运地生活在这座仙桂之下。

诗意和赏析:

《纳省卷赠为首刘象(第三举)》描写了诗人沈彬在唐代的官场生涯和个人遭遇。这首诗是送给刘象的,刘象是沈彬的朋友,也是一个文才出众的官员。诗的开头曾提到自己曾经在大中天子的推举下做过官,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如年龄、政治情势等问题,导致自己的仕途受到了阻碍,没有取得更大的成就。诗中提到不随世祖(指唐太宗李世民)重携剑,指的是沈彬没有跟随李世民参加战争事业,而是选择了深入读书,追求文学的成就。

接下来,诗中描述了自己的困境。十年的战乱使得自己曾经有的事业毁于一旦,满城的春雨摧毁了自己的贫寒住所。这里可理解为沈彬过去的功名利禄等在战乱之后没有了,生活变得异常困顿。

最后,诗中提到了一支诗文。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希望能够借助文学的力量来扭转自己的命运。仙桂的意象可能象征着诗人对于仕途的向往和对于美好的追求。诗的结尾,用“仙桂年年幸有馀”来描述自己希望能够重获功名的心愿,也透露出对于未来的期许和对于美好生活的渴望。

这首诗词写出了诗人的遭遇和心境,艺术地表达了对于官场生涯追逐名利的思考和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描写自己的亲身经历,诗人展示了对于个人命运的思考和对于自己未来前途的希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一种深深的思考和共鸣。

纳省卷赠为首刘象(第三举)拼音读音参考

nà shěng juǎn zèng wéi shǒu liú xiàng dì sān jǔ
纳省卷赠为首刘象(第三举)

céng yīng dà zhōng tiān zǐ jǔ, sì cháo fēng yuè bìn xiāo shū.
曾应大中天子举,四朝风月鬓萧疏。
bù suí shì zǔ zhòng xié jiàn,
不随世祖重携剑,
què wéi wén huáng zài dú shū.
却为文皇再读书。
shí zài zhàn chén xiāo jiù yè, mǎn chéng chūn yǔ huài pín jū.
十载战尘销旧业,满城春雨坏贫居。
yī zhī hé shì yú jūn jiè, xiān guì nián nián xìng yǒu yú.
一枝何事于君借,仙桂年年幸有馀。


相关内容11:

淮南王

立木海上刻诗

三代门·子牙妻

和致仕沈郎中

后唐宗庙乐舞辞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赠泉陵上人
    暂把枯藤倚碧根,禅堂初创楚江濆。直疑松小难留鹤,未信山低住得云。草接寺桥牛笛近,日衔村树鸟......
  • 句
    到处即闭户,逢君方展眉。(《纪事》云为此句最有诗称)...
  • 送人
    一茎两茎华发生,千枝万枝梨花白。春色江南独未归,今朝又送还乡客。...
  • 隋堤柳
    锦缆龙舟万里来,醉乡繁盛忽尘埃。空馀两岸千株柳,雨叶风花作恨媒。...
  • 题魏坛二首
    不遇至真传道要,曾看真诰亦何为。旧碑经乱沈荒涧,灵篆因耕出故基。蛙黾自喧浇药井,牛羊闲过放......
  • 与诸门生春日会饮繁台赋
    柳阴如雾絮成堆,又引门生饮古台。淑景即随风雨去,芳樽宜命管弦开。谩夸列鼎鸣钟贵,宁免朝乌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