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踏莎行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晁端礼
2025-09-07

踏莎行

宋代  晁端礼  

踏莎行  

柳暗重门,花深小院。
盆池昨夜新荷卷。
银床斜倚小屏风,吴波澄淡春山远。
纨扇风轻,薰炉烟断。
日高睡起眉山浅。
尘侵鸾镜懒匀妆,谁人与整钗头燕。

踏莎行作者简介

晁端礼(1046~1113) 北宋词人。名一作元礼。字次膺。开德府清丰县(今属河南)人,因其父葬于济州任城(今山东济宁),遂为任城人。一说徙家彭门(今江苏徐州)。晁补之称他为十二叔,常与唱和。神宗熙宁六年(1073)举进士,历单州城武主簿、瀛州防御推官,知州平恩县,官满授泰宁军节度推官,迁知大名府莘县事。因得罪上司,废徙达30年之久。徽宗政和三年(1113),由于蔡京举荐,应诏来到京城。适逢宫禁中莲荷初生,他进《并蒂芙蓉》词,大得徽宗称赏。于是以承事郎为大晟府协律。黄称他"与万俟雅言(咏)齐名,按月律进词"(《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卷七)。未及供职即病逝。

踏莎行翻译及注释

《踏莎行》是一首宋代晁端礼所作的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柳暗重门,花深小院。
盆池昨夜新荷卷。
银床斜倚小屏风,
吴波澄淡春山远。
纨扇风轻,薰炉烟断。
日高睡起眉山浅。
尘侵鸾镜懒匀妆,
谁人与整钗头燕。

诗意:
《踏莎行》描绘了一个安静、幽雅的景象。诗人描述了一个柳树掩映、门户深沉、院子里花朵盛开的景象。昨夜的新荷在盆池中卷曲生长,银床斜倚在小屏风上。远处的吴波清澈,春山苍茫遥远。纨扇轻轻拂过,薰炉的烟雾已经消散。太阳升得高了,诗人从眉山上起床,山的轮廓浅显可见。尘土已经侵蚀了鸾镜,懒散地整理妆容,不知有谁能与我一起整理钗头,像燕子一样精致。

赏析:
《踏莎行》以细腻、雅致的语言表达了一幅静谧的景象,展示了宋代文人追求闲适、恬静生活的情趣。诗中所描绘的景物,如柳暗重门、花深小院、新荷卷曲等,都呈现出一种深居简出、远离尘嚣的生活态度。诗人运用细腻的描写手法,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优美的环境中,感受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诗中的纨扇、薰炉等细节,展示了宋代文人的生活习惯和审美追求。纨扇轻轻拂过,薰炉的烟雾袅袅升起,这些细节描写增添了诗意的层次和细腻感。整个诗篇以自然景物的描绘为主线,通过对细微之处的观察,传达出作者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诗的最后两句"尘侵鸾镜懒匀妆,谁人与整钗头燕"表达了一种寂寞和无奈之情,诗人渴望有人与他一同分享生活的美好,共同追求精神上的满足和生活的愉悦。

总体而言,《踏莎行》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细微之处的观察,展示了宋代文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寂寞和无奈之情。这首诗词以其精致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传达了一种宁静、恬静的生活态度,给人以美好的意境和思考。

踏莎行拼音读音参考

tà suō xíng
踏莎行

liǔ àn zhòng mén, huā shēn xiǎo yuàn.
柳暗重门,花深小院。
pén chí zuó yè xīn hé juǎn.
盆池昨夜新荷卷。
yín chuáng xié yǐ xiǎo píng fēng, wú bō chéng dàn chūn shān yuǎn.
银床斜倚小屏风,吴波澄淡春山远。
wán shān fēng qīng, xūn lú yān duàn.
纨扇风轻,薰炉烟断。
rì gāo shuì qǐ méi shān qiǎn.
日高睡起眉山浅。
chén qīn luán jìng lǎn yún zhuāng, shuí rén yǔ zhěng chāi tóu yàn.
尘侵鸾镜懒匀妆,谁人与整钗头燕。


相关内容11:

蓦山溪(送蔡元长)

清平乐

菩萨蛮(席上送寅亮通直)

浣溪沙(咏掠发)

菩萨蛮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渔家傲(金山)
    昔日丹阳行乐里。紫金浮玉临无地。宝阁化成弥勒世。龙宫对。时时更有天花坠。浩渺一天秋水至,鲸......
  • 扑蝴蝶
    风梢雨叶,绿遍江南岸。思归倦客,寻芳来最晚。酒边红日初长,陌上飞花正满。凄凉数声弦管。怨春......
  • 减字木兰花(用旧韵戏吴奉议)
    眉山敛额。往事追思空手拍。雁字频飞。生怕人来说著伊。闲抛绣履。愁殢香衾浑不起。莫似扬州。只......
  • 踏莎行
    紫燕衔泥,黄莺唤友。可人春色暄晴昼。王孙一去杳无音,断肠最是黄昏后。宝髻慵梳,玉钗斜溜。凭......
  • 题醉袖
    浅黛宜颦,明波欲溜。逢迎宛似平生旧。低鬟促坐认弦声,霞觞滟滟持为寿。浓染吟毫,偷题醉袖。寸......
  • 阮郎归
    词付之盈盈娇女似罗敷。湘江明月珠。起来绾髻又重梳。弄妆仍学书。歌调态,舞工夫。湖南都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