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调啸词(效韦苏州·二之一)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苏辙
2025-09-04

调啸词(效韦苏州·二之一)

宋代  苏辙  

写水  抒怀  愤懑  愁苦  

渔父。
渔父。
水上微风细雨。
青蓑黄箬裳衣。
红酒白鱼暮归。
暮归、暮归、归暮。
长笛一声何处。

调啸词(效韦苏州·二之一)作者简介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调啸词(效韦苏州·二之一)翻译及注释

《调啸词(效韦苏州·二之一)》是苏辙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渔父。渔父。水上微风细雨。
Fisherman. Fisherman. Gentle breeze and light rain on the water.
青蓑黄箬裳衣。
Wearing a green cloak and a yellow rain hat.
红酒白鱼暮归。
Returning home at dusk with red wine and white fish.
暮归、暮归、归暮。
Returning home in the evening, returning home in the evening, the evening returns.

长笛一声何处。
Where does the sound of a flute come from?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渔父在水上垂钓的情景。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水上微风和细雨的氛围,同时描述了渔父穿着青色蓑衣和黄色箬帽,以及携带红酒和白鱼归家的情景。最后一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长笛声音的好奇,不知道这美妙的音乐来自何方。

这首诗词运用了简洁明了的语言,通过描绘细节来表达诗人对大自然和生活的感悟。渔父作为诗词的主角,象征着平凡而朴实的生活,而水上的微风细雨则增添了一丝宁静和美好的氛围。整首诗词通过渔父的形象和环境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和赞美。

诗人最后一句关于长笛声音的提问,给诗词增添了一丝神秘和哲思,使读者思考音乐与自然之间的联系以及生活中未知的美妙事物。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对自然、生活和音乐的感悟,给人以深思和留白的空间,让读者可以在其中寻找自己的感悟和共鸣。

调啸词(效韦苏州·二之一)拼音读音参考

diào xiào cí xiào wéi sū zhōu èr zhī yī
调啸词(效韦苏州·二之一)

yú fù.
渔父。
yú fù.
渔父。
shuǐ shàng wēi fēng xì yǔ.
水上微风细雨。
qīng suō huáng ruò shang yī.
青蓑黄箬裳衣。
hóng jiǔ bái yú mù guī.
红酒白鱼暮归。
mù guī mù guī guī mù.
暮归、暮归、归暮。
cháng dí yī shēng hé chǔ.
长笛一声何处。


相关内容11:

拜星月·高平秋思

虞美人

北窗竹石

九日置酒

琐窗寒·寒食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破阵子
    看破空花尘世,放轻昨梦浮名。蜡屐登山真率饮,筇杖穿林自在行。身闲心太平。料峭余寒犹力,廉纤......
  • 采桑子
    宝钗楼上妆梳晚,懒上秋千。闲拨沈烟。金缕衣宽睡髻偏。鳞鸿不寄辽东信,又是经年。弹泪花前。愁......
  • 点绛唇
    一夜东风,枕边吹散愁多少。数声啼鸟。梦转纱窗晓。来是春初,去是春将老。长亭道。一般芳草。只......
  • 魏王堤
    花寒懒发鸟慵啼,信马闲行到日西。何处未春先有思,柳条无力魏王堤。...
  • 桃源忆故人
    玉楼深锁薄情种,清夜悠悠谁共?羞见枕衾鸳凤,闷则和衣拥。无端画角严城动,惊破一番新梦。窗外......
  • 水调歌头·定王台
    雄跨洞庭野,楚望古湘州。何王台殿,危基百尺自西刘。尚想霓旌千骑,依约入云歌吹,屈指几经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