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和陶贫士七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苏轼
2025-09-08

和陶贫士七首

宋代  苏轼  

老詹亦白发,相对垂霜蓬。
赋诗殊有味,涉世非所工。
杖藜山谷间,状类渤海龚。
半道要我饮,意与王弘同。
有酒我自至,不须遣庞通。
门生与儿子,杖屦聊相从。

和陶贫士七首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和陶贫士七首翻译及注释

《和陶贫士七首》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老詹亦白发,相对垂霜蓬。
赋诗殊有味,涉世非所工。
杖藜山谷间,状类渤海龚。
半道要我饮,意与王弘同。
有酒我自至,不须遣庞通。
门生与儿子,杖屦聊相从。

诗意:
这首诗以苏轼与陶贫士的友情为主题。苏轼描绘了两位年迈的朋友,他们都已经白发苍苍,相对坐在垂霜覆盖的茅草上。陶贫士是一个不常涉世的人,但他的诗歌才华卓越,写作有独特的味道。苏轼自愧不如,认为自己在世事经验方面不如陶贫士。苏轼带着拐杖漫步在山谷之间,形象宛如渤海龚一样。在旅途中,陶贫士邀请苏轼共饮,他们的心意相通,与王弘(另一位文人)的心情相同。苏轼表示自己会自己去找酒,不需要庞通(指庞统,三国时期蜀国的名将),表达了他自立自强的态度。苏轼的门生和儿子们都跟着他,一起佩戴着拐杖和草鞋。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苏轼与陶贫士之间深厚的友情和彼此的欣赏。苏轼将陶贫士的才华与自己相比较,自愧不如,但也表达了对陶贫士的敬佩之情。诗中描绘了两位老者的形象,白发苍苍,坐在霜覆茅草上,显露出岁月的痕迹。通过描绘这样的情景,苏轼展示了时光的流转和友情的深厚。诗中的山谷和渤海龚的形象都与自然和历史有关,给诗词增添了一定的意境。最后,诗中出现了苏轼的门生和儿子们,显示了他的影响力和教育的成果。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展示了苏轼对友情的珍视和对陶贫士才华的赞赏,同时也融入了自然景色和历史意象,表达了岁月变迁和人生感慨。

和陶贫士七首拼音读音参考

hé táo pín shì qī shǒu
和陶贫士七首

lǎo zhān yì bái fà, xiāng duì chuí shuāng péng.
老詹亦白发,相对垂霜蓬。
fù shī shū yǒu wèi, shè shì fēi suǒ gōng.
赋诗殊有味,涉世非所工。
zhàng lí shān gǔ jiān, zhuàng lèi bó hǎi gōng.
杖藜山谷间,状类渤海龚。
bàn dào yào wǒ yǐn, yì yǔ wáng hóng tóng.
半道要我饮,意与王弘同。
yǒu jiǔ wǒ zì zhì, bù xū qiǎn páng tōng.
有酒我自至,不须遣庞通。
mén shēng yǔ ér zi, zhàng jù liáo xiāng cóng.
门生与儿子,杖屦聊相从。


相关内容11:

和张昌言喜雨

赠郑清叟秀才

题李伯时画赵景仁琴鹤图二首

朱寿昌郎中少不知母所在刺血写经求之五十年

汤村开运盐河雨中督役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迁居之夕闻邻舍儿诵书欣然而作
    幽居乱蛙黾,生理半人禽。跫然已可喜,况闻弦诵音。儿声自圆美,谁家两青衿。且欣习齐咻,未敢笑......
  • 赠孙莘老七绝
    天目山前绿浸裙,碧澜堂上看衔舻。作堤捍水非吾事,闲送苕溪入太湖。...
  • 次韵钱穆父王仲至同赏田曹梅花
    寒厅不知春,独立耿玉雪。闭门愁永夜,置酒及明发。忽惊庭户晓,未受烟雨没。浮光风宛转,照影水......
  • 佛日山荣长老方丈五绝
    东麓云根露角牙,细泉幽咽走金沙。不堪土肉埋山骨,未放苍龙浴渥洼。...
  • 春帖子词
    圣主忧民未解颜,天教瑞雪报丰年。苍龙挂阙农祥正,老稚相呼看藉田。...
  • 赵阅道高斋
    见公奔走谓公劳,闻公隐退云公高。公心底处有高下,梦幻去来随所遭。不知高斋竟何义,此名之设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