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次韵王定国得颍倅二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苏轼
2025-07-22

次韵王定国得颍倅二首

宋代  苏轼  

滔滔四海我知津,每愧先生植杖芸。
自少多言晚闻道,从今闭口不论文。
灩翻白兽樽中酒,归煮青泥坊底芹。
要识老僧无尽处,床头牛蚁不曾闻。

次韵王定国得颍倅二首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次韵王定国得颍倅二首翻译及注释

《次韵王定国得颍倅二首》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滔滔四海我知津,
每愧先生植杖芸。
自少多言晚闻道,
从今闭口不论文。

中文译文:
汪洋浩渺的四海,我明白其中的航道,
每每惭愧于先生的才华和贡献。
自幼时多言,晚才领悟到大道理,
从今以后,我将闭口不再谈论文学。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苏轼对自己的思考和反省,以及对王定国的赞赏和敬意。

诗的开头,苏轼说他明白滔滔四海中的津渡之道,暗喻自己在文学道路上的经历和体悟。他自称“每愧先生植杖芸”,表示对王定国的敬佩和钦佩。这里的“植杖芸”指王定国在文学上的杰出成就,而苏轼则以自己的文学才华自谦。

接下来,苏轼承认自己年少时多言,晚年才渐渐领悟到人生的道理和哲理。他表示从此以后,将闭口不再谈论文学,暗示自己不再纠结于文学的争论和评价,而是更加专注于内心的修养和追求。

整首诗以自省和自嘲的口吻,表达了苏轼对自己过去的言辞和行为的反思,他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性和不足。这也表现出他对王定国的认可,将自己与先生相对照,显示了对王定国在文学上的高度评价。通过对自己和他人的对比,苏轼展示了对内心的反思和对修养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体现了苏轼对个人成长和文学追求的思考,同时也展示了他对优秀人才的赞赏和敬意。

次韵王定国得颍倅二首拼音读音参考

cì yùn wáng dìng guó dé yǐng cuì èr shǒu
次韵王定国得颍倅二首

tāo tāo sì hǎi wǒ zhī jīn, měi kuì xiān shēng zhí zhàng yún.
滔滔四海我知津,每愧先生植杖芸。
zì shǎo duō yán wǎn wén dào, cóng jīn bì kǒu bù lùn wén.
自少多言晚闻道,从今闭口不论文。
yàn fān bái shòu zūn zhōng jiǔ, guī zhǔ qīng ní fāng dǐ qín.
灩翻白兽樽中酒,归煮青泥坊底芹。
yào shí lǎo sēng wú jìn chù, chuáng tóu niú yǐ bù céng wén.
要识老僧无尽处,床头牛蚁不曾闻。


相关内容11:

和陶时运四首

予以事系御史台狱,狱吏稍见侵,自度不能堪

登州孙氏万松堂

小饮西湖,怀欧阳叔弼兄弟,赠赵景贶、陈履

送颜复兼寄王巩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和陶神释
    二子本无我,其初因物著。岂惟老变衰,念念不如故。知君非金石,安得长托附。莫从老君言,亦莫用......
  • 生日王郎以诗见庆次
    其韵并寄茶二十一片折杨新曲万人趋,独和先生于蒍于。但信椟藏终自售,岂知碗脱本无橅。朅従冰叟......
  • 和陶示周掾祖谢
    闻有古学舍,窃怀渊明欣。摄衣造两塾,窥户无一人。邦风方杞夷,庙貌犹殷因。先生馔已缺,弟子散......
  • 残句天公自著思
    天公自著思。...
  • 书泗州孙景山西轩
    落日明孤塔,青山绕病身。知君向西望,不愧塔中人。...
  • 李委吹笛并引
    山头孤鹤向南飞,载我南游到九疑。下界何人也吹笛,可怜时复犯龟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