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秋夜同永叔看月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梅尧臣
2025-07-21

秋夜同永叔看月

宋代  梅尧臣  

青天有右目,昏明不常开。
常时翳云气,古监生莓苔。
秋夜特清彻,乃顾渐西回。
灵兔不捣药,是夜无纤埃。
与君玩流景,置酒临层台。
单衣湿白露,鸣鴈方南来。
以言欢未终,鴈声一何哀。

秋夜同永叔看月作者简介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秋夜同永叔看月翻译及注释

《秋夜同永叔看月》是梅尧臣的一首宋代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青天有右目,昏明不常开。
常时翳云气,古监生莓苔。
秋夜特清彻,乃顾渐西回。
灵兔不捣药,是夜无纤埃。
与君玩流景,置酒临层台。
单衣湿白露,鸣鴈方南来。
以言欢未终,鴈声一何哀。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个秋夜,梅尧臣与永叔一起观赏月亮。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表达情感和寄托哀思,传达出人在秋夜中的感受和思考。

赏析:
该诗词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对天空、云气、莓苔等描绘,展现了一个秋夜的景象。作者以青天比喻月亮,形象地表达了月亮的明暗变化。诗中提到的翳云气和古监生莓苔给人一种幽雅的感觉,也增加了诗意的深度。

诗的第三句表达了秋夜的特点,特指这个秋夜格外清晰明亮。而第四句则表达了作者顾盼着月亮逐渐西斜的情感。接着,诗中出现了灵兔不捣药的意象,形容了这个夜晚的宁静和纯净,没有任何一丝尘埃。

接下来的几句诗,则是表达了作者与朋友永叔一起观赏月亮的情景。他们相聚在层台上,欣赏着流动的景色,品味着美酒。其中,单衣湿白露的描写,展示了秋夜的湿度和凉意,而鸣鴈方南来的描绘,则表明秋天已经到来。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与永叔的欢愉交谈未尽的遗憾,以及鴈声的哀愁。这些描写使诗中情感更加复杂,给读者留下了一丝伤感的余韵。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示了秋夜的美丽和宁静,同时表达了作者与朋友共同欣赏月亮的愉悦心情,以及对时光流逝和别离的思考和感慨。

秋夜同永叔看月拼音读音参考

qiū yè tóng yǒng shū kàn yuè
秋夜同永叔看月

qīng tiān yǒu yòu mù, hūn míng bù cháng kāi.
青天有右目,昏明不常开。
cháng shí yì yún qì, gǔ jiàn shēng méi tái.
常时翳云气,古监生莓苔。
qiū yè tè qīng chè, nǎi gù jiàn xī huí.
秋夜特清彻,乃顾渐西回。
líng tù bù dǎo yào, shì yè wú xiān āi.
灵兔不捣药,是夜无纤埃。
yǔ jūn wán liú jǐng, zhì jiǔ lín céng tái.
与君玩流景,置酒临层台。
dān yī shī bái lù, míng yàn fāng nán lái.
单衣湿白露,鸣鴈方南来。
yǐ yán huān wèi zhōng, yàn shēng yī hé āi.
以言欢未终,鴈声一何哀。


相关内容11:

和江邻几学士得雷殿直墨竹二轴

送吴冲卿学士归蔡州

冬至感怀

送李逢原

送李才元学士知广安军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五倩篇
    倩然五蛾眉,妙曲动金弦。犀椎玉铃铃,龙拨雷{左车右旬}{左车右旬}。响急能愈静,意闲情常专。主......
  • 刘成伯遗建州小片的乳茶十枚因以为答
    玉斧裁云片,形如阿井胶。春溪斗新色,寒箨见重包。价劣万金敌,名将紫笋抛。桓公不知味,空问楚......
  • 泊寿春龙潭上夜半黑风破一舟
    盲风吼空来,不识前山遮。回激入湾口,暗浪腾水涯。喧闻破我船,沉没惊一家。晦昧若涂漆,心绪如......
  • 和王待制清凉院观牡丹赋诗
    公言牡丹盛,未睹古人诗。品众自争贵,叶多方见奇。名因他姓著,色为别根移。华发我何感,洛阳年......
  • 雪中怀广教真上人
    苍山去不远,日日起寒云。堂上看飞雪,水边思练裙。铜缾生薄冻,桂火压残薰。欲往有余兴,林幽路......
  • 僧元复院枕流轩
    寺外寒流驶,开轩静者栖。浅深看藻荇,出没爱凫鷖。一悟此中趣,万缘皆可齐。谁来惊节物,岸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