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依韵和原甫月夜独酌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梅尧臣
2025-07-18

依韵和原甫月夜独酌

宋代  梅尧臣  

月下马蹄休扰扰,夜凉虫响竞嚣嚣。
一杯独饮愁何有,孤榻无人膝自摇。
北斗柄高天渐转,小冠簪冷发微凋。
谁知静对颓然影,竟夕幽怀岂易聊。

依韵和原甫月夜独酌作者简介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依韵和原甫月夜独酌翻译及注释

诗词:《依韵和原甫月夜独酌》
朝代:宋代
作者:梅尧臣

月下马蹄休扰扰,
夜凉虫响竞嚣嚣。
一杯独饮愁何有,
孤榻无人膝自摇。

北斗柄高天渐转,
小冠簪冷发微凋。
谁知静对颓然影,
竟夕幽怀岂易聊。

中文译文:
在月光下,马蹄声停止了喧闹,
夜凉中,虫儿的鸣叫争相嘈杂。
一杯酒独自饮,忧愁何处去?
孤榻上无人,膝上自行摇。

北斗柄高悬,天空渐渐转动,
小冠和簪子冷冷地闪烁微凋。
谁知我静静地对着颓然的影子,
整夜心怀幽愁,岂是容易消遣。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人在月夜下独自品酒的情景,通过对细节的描绘,表达了内心的孤独和忧愁。

首先,诗人用月下马蹄停止喧闹的描写,营造了一个宁静的环境。夜晚的凉意和虫儿的鸣叫则形成了一种寂静中的嘈杂感,凸显了主人公的孤独。

诗中的“一杯独饮愁何有”表达了主人公内心的忧愁和苦闷,他独自面对困境,没有人可以倾诉。孤榻无人,膝自摇,形象地描绘了主人公的孤寂和内心的动荡。

接着,诗人以北斗星高悬为象征,展现了时间的流转和岁月的变迁。小冠和簪子的冷淡和微凋,则暗示了主人公的心情和状态。

最后两句“谁知静对颓然影,竟夕幽怀岂易聊”,表达了主人公对自身内心的苦闷和忧伤。他独自一人,沉浸在幽怀之中,很难找到宣泄的出口。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展现了主人公在月夜下独自饮酒时的孤独和内心的痛苦。诗人通过对情感的抒发,表达了人生中常常存在的孤独和忧愁,引发读者对人生的思考和共鸣。

依韵和原甫月夜独酌拼音读音参考

yī yùn hé yuán fǔ yuè yè dú zhuó
依韵和原甫月夜独酌

yuè xià mǎ tí xiū rǎo rǎo, yè liáng chóng xiǎng jìng xiāo xiāo.
月下马蹄休扰扰,夜凉虫响竞嚣嚣。
yī bēi dú yǐn chóu hé yǒu, gū tà wú rén xī zì yáo.
一杯独饮愁何有,孤榻无人膝自摇。
běi dǒu bǐng gāo tiān jiàn zhuǎn, xiǎo guān zān lěng fā wēi diāo.
北斗柄高天渐转,小冠簪冷发微凋。
shéi zhī jìng duì tuí rán yǐng, jìng xī yōu huái qǐ yì liáo.
谁知静对颓然影,竟夕幽怀岂易聊。


相关内容11:

依韵和答王安之因石榴诗见赠

八月二十二日回过三沟

冬至日得师厚宋次道中道书

寄致仕余少卿

和王仲仪楸花十二韵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春日游龙门山寺
    还邀二三子,共到凿龙游。阴壑泉初动,春岩气欲浮。竹藏深崦寺,人渡晚川舟。始觉山风急,归鞍不......
  • 和孙端叟蚕首十五首其五科斧
    科桑持野斧,乳湿新磨刃。繁◇◇一去除,肥条更丰润。鲁叶大如掌,吴蚕食若骏。始时人谓戕,利倍......
  • 同朱表臣及诸君游樊氏园
    五年前上去,乃从许公过。旧物此君在,後生新笋多。朱樱繁且熟,黄鸟啄仍歌。一一如当日,乘高奈......
  • 赠袁大监
    人以禄为荣,当知身所重。禄荣身且劳,岂要权衡用。达人唯止足,曷顾百锺俸。今朝西山归,芝术不......
  • 观杨之美盘车图
    谷口长松叶老瘦,涧畔古树身枯高。土山惨憺远复远,坡路曲折盘车劳。二车回正辕接轸,继下三车来......
  • 发匀陵
    秋雨密无迹,蒙蒙在一川。孤村望渐远,去鸟飞已去。向晚云漏日,微光人倚船。安知偶自适,落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