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尝建茗二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曾几
2025-07-19

尝建茗二首

宋代  曾几  

茅宇已初夏,茶瓯方早春。
真成汤沃雪,无复渴生尘。
有客嘲三韭,其谁送八珍。
不如藏去好,孤负一年新。

尝建茗二首作者简介

曾几(1085--1166)中国南宋诗人。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辑自《永乐大典》。

尝建茗二首翻译及注释

《尝建茗二首》是宋代诗人曾几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品茗的情景,并表达了作者对清新自然的向往和对浮华物质的拒绝。

中文译文:
茅宇已初夏,茶瓯方早春。
真成汤沃雪,无复渴生尘。
有客嘲三韭,其谁送八珍。
不如藏去好,孤负一年新。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茅宇和茶瓯为背景,描绘了一个清幽宜人的初夏景象。诗人通过品茗的场景,表达了对纯净自然的向往和对繁华世俗的拒绝。

首句“茅宇已初夏,茶瓯方早春”,描绘了茅屋已经进入初夏,而沏茶的茶具还停留在早春的时节,给人一种静谧和宁静的感觉。

接下来的两句“真成汤沃雪,无复渴生尘”,通过对茶水的描绘,表达了茶汤清澈如水,没有一丝尘埃。这里的“汤”指的是茶汤,而“沃雪”则形容茶汤的清澈洁净,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

第四句“有客嘲三韭,其谁送八珍”,诗人表达了对虚荣和浮华的厌弃。这里的“三韭”指的是低贱的蔬菜,而“八珍”则代表珍贵的美味食物。有些客人嘲笑作者只提供了普通的蔬菜,而没有奢华的美食,然而作者认为这种简朴的茶点更加珍贵,因为它代表了清新自然的味道。

最后两句“不如藏去好,孤负一年新”,诗人表示更好地把这些简朴的茶点珍藏起来,以免辜负了这美好的一年。这里的“孤负一年新”表达了对时间的珍惜和对逝去时光的惋惜。

整首诗以茶和茅屋为背景,以简朴和自然为主题,表达了作者推崇自然、热爱简单生活的情感。诗人通过品茗的场景,反思了社会浮华和虚荣的现象,强调了内心的宁静和追求真实的态度。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展示了宋代文人的清新风范和对于自然和纯粹生活的追求。

尝建茗二首拼音读音参考

cháng jiàn míng èr shǒu
尝建茗二首

máo yǔ yǐ chū xià, chá ōu fāng zǎo chūn.
茅宇已初夏,茶瓯方早春。
zhēn chéng tāng wò xuě, wú fù kě shēng chén.
真成汤沃雪,无复渴生尘。
yǒu kè cháo sān jiǔ, qí shuí sòng bā zhēn.
有客嘲三韭,其谁送八珍。
bù rú cáng qù hǎo, gū fù yī nián xīn.
不如藏去好,孤负一年新。


相关内容11:

郑顾道招赏瑞香

郑侍郎折赠白芍药

曾同季饷建溪顾渚新茶

求李生画山水屏

雪晴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玩鸥亭
    乃翁独步辞云间,五花判罢游金銮。甘泉颇劳侍从事,夜直必梦江湖宽。晚遭忌刻泛湘水,众为不乐公......
  • 舟中
    滩声送我入严州,过得州来水漫流。一夜好风潮信早,满船明月荻花秋。...
  • 谢柳全叔县丞寄高丽松花
    幽人所住空山里,老树皆作虯龙起。但知树底听松风,不见风前落松子。三韩华萼手自开,其间琐碎如......
  • 醉石
    冷石磨青瑶,客至相与饮。醉倒不用扶,真成一高枕。...
  • 西湖
    丞相淹回地,光容满落晖。池塘存旧梦,城郭叹前非。烟霭阴晴出,凫鸥远近归。松风殊有意,犹欲下......
  • 宫祠满秩
    云水天台郡,祠庭我所监。几年真傲吏,今日是前衔。禄米谁周急,园蔬不疗馋。上书端未免,定不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