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送李灏秀才南归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梅尧臣
2025-07-19

送李灏秀才南归

宋代  梅尧臣  

乘驴雪中来,别我千里归。
江南梅花发,身与越乌飞。
几年客大梁,著尽箧中衣。
空余一束书,去恨识者稀。

送李灏秀才南归作者简介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送李灏秀才南归翻译及注释

《送李灏秀才南归》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乘驴雪中来,别我千里归。
江南梅花发,身与越乌飞。
几年客大梁,著尽箧中衣。
空余一束书,去恨识者稀。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送别李灏秀才南归的情景。诗人在雪中乘驴来到送别的地方,与李灏秀才告别,他将要回到千里之外的家乡。诗人观察到江南的梅花已经开放,而他自己的身体却像越乌一样飞翔。他已经在大梁做客了几年,穿的衣服已经用尽了。只剩下一束书,离别时感到遗憾的是,能够理解这些书的人却很少。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李灏秀才的送别之情。诗人通过描绘自己乘驴雪中而来,与李灏秀才告别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离别的感伤。诗中的江南梅花发,与诗人身体与越乌飞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依。诗人在大梁做客多年,著尽箧中衣,表达了他在外地漂泊的辛酸和穷困。最后,诗人提到只剩下一束书,去恨识者稀,表达了他对知音的渴望和对理解者的珍惜。

整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友谊和离别的思考和感慨。同时,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与自身的比喻,展现了内心的孤独和无奈。这首诗词在表达情感的同时,也反映了宋代士人的境遇和心态,具有一定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意义。

送李灏秀才南归拼音读音参考

sòng lǐ hào xiù cái nán guī
送李灏秀才南归

chéng lǘ xuě zhōng lái, bié wǒ qiān lǐ guī.
乘驴雪中来,别我千里归。
jiāng nán méi huā fā, shēn yǔ yuè wū fēi.
江南梅花发,身与越乌飞。
jǐ nián kè dà liáng, zhe jǐn qiè zhōng yī.
几年客大梁,著尽箧中衣。
kòng yú yī shù shū, qù hèn shí zhě xī.
空余一束书,去恨识者稀。


相关内容11:

雪窦达观禅师见寄依韵答

拟水西寺东峰亭九咏·栖烟鸟

相逢

同永叔子聪游嵩山赋十二题其一公路涧

种胡麻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送王岩夫秘校通判滑州
    昔闻信都侯,尝作画舫斋。空户两向辟,樽席长对排。左顾树若岸,右盼堵成崖。既无风波虞,但与物......
  • 明经试大义多不通有感依韵和范景仁舍人
    明经与进士,皆欲取公卿。自是俗儒陋,非於吾道轻。昔由羔雁聘,今乃草莱并。不措一辞去,缘何禄......
  • 五月十日雨中饮
    梅天下梅雨,绥绥如乱丝。梅生独抱愁,四顾无与期。妻孥解我意,草草陈酒卮。槛外百竿竹,新笋高......
  • 送裴如晦宰吴江
    吴江田有粳,粳香舂作雪。吴江下有鲈,鲈肥脍堪切。炊粳调橙齑,饱食不为餮。月从洞庭来,光映寒......
  • 依韵和李察推留别
    我学犹肥腱,一食辄易厌。君何以名虚,每来车马淹。经术素所浅,道义安得渐。独有寒苦吟,可与前......
  • 永庆僧舍松风亭
    谁按黄金徽,满指清风度。但听松上声,不知松间趣。野僧何所乐,乐此数株树。宁邀俗客来,草绿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