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契妙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白玉蟾
2025-09-10

契妙

宋代  白玉蟾  

契妙堂中静养神,神凝气聚一壶春。
青山绿水无非道,翠竹黄花有几人。
世外不知千百世,身中还更两三身。
一从契得虚无妙,明月清风是我邻。

契妙翻译及注释

《契妙》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白玉蟾。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契妙堂中静养神,
In the tranquil hall of enlightenment, my spirit rests,
神凝气聚一壶春。
Concentrated essence, gathered in a pot of spring.

青山绿水无非道,
Green mountains and flowing waters embody the Way,
翠竹黄花有几人。
How many are there who appreciate the emerald bamboo and yellow flowers?

世外不知千百世,
Beyond the world, unaware of the passage of countless generations,
身中还更两三身。
Within myself, two or three lives intertwine.

一从契得虚无妙,
From the moment of realization, the subtlety of emptiness is comprehended,
明月清风是我邻。
The bright moon and clear breeze become my companions.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契妙"为题,表达了诗人通过静心修行,领悟到人生的奥妙和道理。诗人在契悟的过程中,将自己的灵魂置于一座安静的堂室中,使内心得到了平静和凝聚。他通过观察大自然中的青山绿水,感受到了道的存在和真谛。同时,他也意识到欣赏美好事物的人并不多,暗示了世间对于真理的追求和理解是稀缺的。

诗中的"世外不知千百世"表明诗人超越了尘世的束缚,超脱了时间的概念,进入了超越生死的境界。他意识到在灵魂深处,自己已经经历了多个轮回。这里的"两三身"是一种修行的象征,指的是诗人通过不断的修炼和领悟,逐渐超越了个体的限制。

最后两句"一从契得虚无妙,明月清风是我邻"表达了诗人对于虚无的领悟和接纳。他领悟到了生命的本质是虚无,而虚无中蕴含着无限的奥妙。在这种领悟下,他将明月和清风视为自己的邻居,表示与自然相融合,与宇宙共通的境界。

整首诗抒发了诗人的修行心境和对于生命奥秘的思考。通过静心与自然对话,他超越了尘世的纷扰,领悟到了虚无的妙处,达到了身心的宁静。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俗、追求内心安宁与灵性的美感。

契妙拼音读音参考

qì miào
契妙

qì miào táng zhōng jìng yǎng shén, shén níng qì jù yī hú chūn.
契妙堂中静养神,神凝气聚一壶春。
qīng shān lǜ shuǐ wú fēi dào, cuì zhú huáng huā yǒu jǐ rén.
青山绿水无非道,翠竹黄花有几人。
shì wài bù zhī qiān bǎi shì, shēn zhōng hái gèng liǎng sān shēn.
世外不知千百世,身中还更两三身。
yī cóng qì dé xū wú miào, míng yuè qīng fēng shì wǒ lín.
一从契得虚无妙,明月清风是我邻。


相关内容11:

北苑十咏·北苑

赞历代天师·第九代讳符字德信

赠王太尉

赠勤师

闻雁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赠方壶高士
    蓬莱三山压弱水,鸟飞不尽五云起。紫麟晓舞丹丘云,白鹿夜啮黄芽蘂。浩浩神风碧无涯,长空粘水三......
  • 人日立春舟行寄福州燕二司封
    清溪潮上送行船,回望高城隔晓烟。景色似看名画展,醉魂犹忆寿杯传。春盘食菜思三九,人日书幡诵......
  • 偶作
    作墨本谁氏,研摩有强弱。摩尽不见墨,此处原非著。...
  • 董楼
    文章道德今谁似,事业功名我不无。十载江湖一杯酒,夜深说与董归奴。...
  • 仁宗皇帝挽词七首
    攒宫开七月,隧路闭千秋。地带三川拆,天含万国愁。鸟云知圣没,龙驾想神游。厚禄将无报,惭恩更......
  • 玉艳亭即事五首
    正月梅花尽,一溪春雨香。燕方寻故垒,蜂已葺华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