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次及甫入峡杂咏·钓鱼石翁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洪咨夔
2025-09-07

次及甫入峡杂咏·钓鱼石翁

宋代  洪咨夔  

刀耕火种皆丘甲,背负腰缠尽算缗。
独有石翁鱼得计,至今疑是避秦人。

次及甫入峡杂咏·钓鱼石翁作者简介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诗人,汉族人。字舜俞,号平斋。於潜(今属浙江临安县)人。嘉泰二年(1202)进士。授如皋主簿,寻为饶州教授。作《大治赋》,受到楼钥赏识。著作有《春秋说》3卷、《西汉诏令揽钞》等。

次及甫入峡杂咏·钓鱼石翁翻译及注释

诗词:《次及甫入峡杂咏·钓鱼石翁》
朝代:宋代
作者:洪咨夔

刀耕火种皆丘甲,
背负腰缠尽算缗。
独有石翁鱼得计,
至今疑是避秦人。

中文译文:
刀耕火种都是农民的日常劳作,
背负重担,腰间系满了缗索。
唯有石翁懂得钓鱼的技巧,
至今人们仍怀疑他是为躲避秦朝而隐居。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普通农民与钓鱼石翁的对比。农民们辛勤劳作,用刀耕田地,用火种耕作,他们的生活艰辛而平凡。然而,石翁却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人,他懂得钓鱼的技巧,似乎有着超凡的智慧。人们对于石翁的身份和动机充满了疑惑,认为他可能是为了躲避秦朝的统治而隐居。这首诗表达了对于智慧和与众不同的人的景仰和赞叹,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于历史和过去的思考。

赏析:
这首诗采用了简洁明了的语言,通过对比农民和石翁的生活来表达作者的思考和感慨。诗中的"刀耕火种皆丘甲"形象地描绘了农民的辛勤劳作,"背负腰缠尽算缗"则展示了他们负重劳作的辛苦。而石翁则以钓鱼的技巧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他的智慧和与众不同令人惊叹。最后两句"独有石翁鱼得计,至今疑是避秦人"则给整首诗带来了一种神秘和历史的色彩,使人们对于石翁的身份和目的产生了疑问和思考。整首诗意味深远,用简洁而凝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于智慧和个体的赞美,同时也引发了读者对于历史和人生意义的思考。

次及甫入峡杂咏·钓鱼石翁拼音读音参考

cì jí fǔ rù xiá zá yǒng diào yú shí wēng
次及甫入峡杂咏·钓鱼石翁

dāo gēng huǒ zhòng jiē qiū jiǎ, bēi fù yāo chán jǐn suàn mín.
刀耕火种皆丘甲,背负腰缠尽算缗。
dú yǒu shí wēng yú dé jì, zhì jīn yí shì bì qín rén.
独有石翁鱼得计,至今疑是避秦人。


相关内容11:

范待制挽诗二首

次虞宪日近即事五绝

谨和老人初冬寓笔十绝

送崔少蓬南归五首

紫竹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青玉峡
    水绕河南阿李家,满空飞雪响雷车。流将采石矶头去,坐看浮梁压浪花。...
  • 直玉堂和李参政绝句
    曲折宫墙日影方,堂深人静似山梁。斲榈叶底梅花老,次第风光到海棠。...
  • 龙尾
    浅碛苕花紫,平畦芋梗红。暝收渔筏雨,凉入酒帘风。客路三年梦,官身两鬓蓬。谁知龙尾道,却在鹿......
  • 祖母哀挽二首
    我祖当家始,零丁只影存。根芽惟大母,枝叶又曾孙。触少心犹惕,慈多语易温。德尊年亦称,消得诰......
  • 赠洪子需二首
    莫恃青春两颊红,年来我已鬓如蓬。盘洲野处源流在,早挹文名尉若翁。...
  • 七兄初约登新楼作重阳敦前岁之盟适病足不能
    遍走三台一日中,前年乐事转头空。新楼期对萸并菊,旧约翻吟雨与风。鱼绕长江殊有味,酒篘大甕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