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送钱契明尊师归庐山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李咸用
2025-07-19

送钱契明尊师归庐山

唐代  李咸用  

瘦倚青竹杖,炉峰指欲归。
霜黏行日屦,风暖到时衣。
凭槛云还在,攀松鹤不飞。
何曾有别恨,杨柳自依依。

送钱契明尊师归庐山翻译及注释

《送钱契明尊师归庐山》是唐代李咸用创作的一首诗词。诗歌表达了对恩师的深深思念和送别之情。

瘦倚青竹杖,炉峰指欲归。
霜黏行日屦,风暖到时衣。
凭槛云还在,攀松鹤不飞。
何曾有别恨,杨柳自依依。

译文:
我瘦弱地倚着青竹拐杖,指挥炉峰的方向欲归。
经过行走,我的靴子沾满了霜,但风暖时就可以脱下衣物。
凭栏杨柳在云雾中依然存在,尽管攀爬松树的鹤鸟却不再飞翔。
我从未有过任何离别之恨,只有杨柳树对我如此亲密。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送别归庐山的钱契明尊师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恩师的深深思念和祝福之情。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以及自身的感受,展现了他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绪。

诗的前两句“瘦倚青竹杖,炉峰指欲归。”让人感受到诗人的瘦弱和离别的欲望。诗中的“炉峰”和“归”形象地描绘了恩师要离开庐山归去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恩师的思念之情。

诗的接下来的两句“霜黏行日屦,风暖到时衣。”表达了送别时的寒冷和别后的温暖。诗人的行走使靴子沾满了霜,但当风暖时,可以脱下厚衣。这些描绘既是对离别时刻的描述,也可理解为对恩师离去前景和归来时的情景赞美。

接着的两句“凭槛云还在,攀松鹤不飞。”突出了诗人对庐山的留恋以及对鹤鸟出走的遗憾之情。诗人凭栏凝望,云雾依然在山中缭绕,然而曾经攀爬松树的鹤鸟却已不再飞翔。这种情景的描绘进一步衬托出诗人内心对庐山的眷念,以及与恩师的离别之痛。

最后一句“何曾有别恨,杨柳自依依。”表达了诗人对恩师的思念之情。诗人表示自己从未对离别感到恨意,只有杨柳对自己如此亲密。这是对恩师的感恩之情和对离别的积极态度的表达。

总之,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离别恩师的思念之情,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出内心丰富的情感,并表达出对恩师的祝福和感激之情。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宣泄,使整首诗词具有深厚的情感内涵和美感。

送钱契明尊师归庐山拼音读音参考

sòng qián qì míng zūn shī guī lú shān
送钱契明尊师归庐山

shòu yǐ qīng zhú zhàng, lú fēng zhǐ yù guī.
瘦倚青竹杖,炉峰指欲归。
shuāng nián xíng rì jù, fēng nuǎn dào shí yī.
霜黏行日屦,风暖到时衣。
píng kǎn yún hái zài, pān sōng hè bù fēi.
凭槛云还在,攀松鹤不飞。
hé zēng yǒu bié hèn, yáng liǔ zì yī yī.
何曾有别恨,杨柳自依依。


相关内容11:

自叹拙

思宜春寄友人

送从兄坤载

丑年冬

兵后寻边三首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别李参军
    王孙游不遇,况我五湖人。野店难投宿,渔家独问津。岭分中夜月,江隔两乡春。静想青云路,还应寄......
  • 赠棋僧侣
    机谋时未有,多向弈棋销。已与山僧敌,无令海客饶。静驱云阵起,疏点雁行遥。夜雨如相忆,松窗更......
  • 登慈恩寺塔
    窗户几层风,清凉碧落中。世人来往别,烟景古今同。列岫横秦断,长河极塞空。斜阳越乡思,天末见......
  • 答刘书记见赠
    吟近秋光思不穷,酷探骚雅愧无功。茫然心苦千篇拙,暝坐神凝万象空。月上开襟当北户,竹边回首揖......
  • 雨中宿僧院
    千灯有宿因,长老许相亲。夜永楼台雨,更深江海人。劳生无了日,妄念起微尘。不是真如理,何门静......
  • 送朴充侍御归海东
    天涯离二纪,阙下历三朝。涨海虽然阔,归帆不觉遥。惊波时失侣,举火夜相招。来往寻遗事,秦皇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