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偶眠(偶一作醉)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白居易
2025-09-08

偶眠(偶一作醉)

唐代  白居易  

放杯书案上,枕臂火炉前。
老爱寻思事,慵多取次眠。
妻教卸乌帽,婢与展青毡。
便是屏风样,何劳画古贤。

偶眠(偶一作醉)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偶眠(偶一作醉)翻译及注释

《偶眠(偶一作醉)》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偶眠(偶一作醉)
放杯书案上,枕臂火炉前。
老爱寻思事,慵多取次眠。
妻教卸乌帽,婢与展青毡。
便是屏风样,何劳画古贤。

译文:
偶尔躺卧在书案旁,枕着手臂靠近火炉。
年老时常思索事务,懒散地频繁打盹。
妻子教我脱下乌帽,婢女展开青色毡垫。
这就是一幅屏风的样子,何必去画古代贤人。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白居易在家中闲暇时光的情景。他将酒杯放置在书案上,枕着手臂靠近火炉,享受着温暖的炉火。年老之时,他喜欢思考各种事务,却也常常因为慵懒而频繁打盹。他的妻子教他脱下黑色的乌帽,婢女为他展开青色的毡垫,给他创造了一个舒适的环境。

最后两句表达了一种豁达和超脱的情怀。白居易认为,他所拥有的这种闲适生活已经足够,不需要再去追求古代贤人的境界。他觉得自己的生活就像一幅精美的屏风,无需刻意描绘其他的仙贤,因为他已经拥有了内心的宁静和满足。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日常生活的平淡情景,表达了白居易对于宁静和自在生活的向往。他通过简洁而自然的语言,展示了晚年的宁静与满足,传递了一种超脱尘世、恬然自得的心境。同时,诗中也体现了作者对家庭生活的珍爱和倾诉,将平凡的生活细节赋予了诗意和情感的内涵。

偶眠(偶一作醉)拼音读音参考

ǒu mián ǒu yī zuò zuì
偶眠(偶一作醉)

fàng bēi shū àn shàng, zhěn bì huǒ lú qián.
放杯书案上,枕臂火炉前。
lǎo ài xún sī shì, yōng duō qǔ cì mián.
老爱寻思事,慵多取次眠。
qī jiào xiè wū mào, bì yǔ zhǎn qīng zhān.
妻教卸乌帽,婢与展青毡。
biàn shì píng fēng yàng, hé láo huà gǔ xián.
便是屏风样,何劳画古贤。


相关内容11:

题新居,寄宣州崔相公(所居南邻即崔家池)

答微之上船后留别

池上

吟前篇,因寄微之

天竺寺送坚上人归庐山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书绅
    仕有职役劳,农有畎亩勤。优哉分司叟,心力无苦辛。岁晚头又白,自问何欣欣。新酒始开瓮,旧谷犹......
  • 和微之诗二十三首·和朝回与王炼师游南山下
    蔼蔼春景馀,峨峨夏云初。躞蹀退朝骑,飘飖随风裾。晨从四丞相,入拜白玉除。暮与一道士,出寻青......
  • 三年别
    悠悠一别已三年,相望相思明月天。肠断青天望明月,别来三十六回圆。...
  • 又答贺客
    银章暂假为专城,贺客来多懒起迎。似挂绯衫衣架上,朽株枯竹有何荣。...
  • 爱咏诗
    辞章讽咏成千首,心行归依向一乘。坐倚绳床闲自念,前生应是一诗僧。...
  • 野行
    草润衫襟重,沙干屐齿轻。仰头听鸟立,信脚望花行。暇日无公事,衰年有道情。浮生短于梦,梦里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