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柳(一作和白乐天诏取永丰柳植上苑,时为东都留守)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韩琮
2025-09-07

柳(一作和白乐天诏取永丰柳植上苑,时为东都留守)

唐代  韩琮  

折柳歌中得翠条,远移金殿种青霄。
上阳宫女含声送,不忿先归舞细腰。

柳(一作和白乐天诏取永丰柳植上苑,时为东都留守)作者简介

韩琮[唐](约公元八三五年前后在世)字成封,(唐诗纪事作代封,此从新唐书艺文志注及唐才子传)里居及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太和末前后在世。有诗名。长庆四年,(公元八二四年)登进士第。初为陈许节度判官。后历中书舍人。大中中,(公元八五三年)仕至湖南观察使。琮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生卒不祥,于唐宣宗时出为湖南观察使,大中十二年(858)被都将石载顺等驱逐,之后,唐宣宗不但不派兵增援,支持韩琮消灭叛将,反而另派右金吾将军蔡袭代韩为湖南观察使,把韩琮这个逐臣抛弃了。此后失官,无闻。

柳(一作和白乐天诏取永丰柳植上苑,时为东都留守)翻译及注释

《柳(一作和白乐天诏取永丰柳植上苑,时为东都留守)》是唐代诗人韩琮创作的诗词。它描述了折下柳枝歌中得到了一枝翠绿的柳条,并将其种在金殿附近的苑中。上阳宫的女子含着悲声将其送来,但诗人却不愿将其赠与舞腰纤细的仙女。

诗词的中文译文:
折下柳枝得到翠条,
将它移植到青天之上。
上阳宫的女子含着悲声将其送来,
我却不愿将其赠与那舞腰纤细的仙女。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折柳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柳树的喜爱和对美的追求。诗中的折柳歌表示诗人通过欢快的歌曲表达自己对柳枝的喜爱,折下的翠绿柳条象征着生机和活力。将柳枝移植到青天之上的金殿,更加突显了其珍贵和美丽。

诗中的上阳宫女含着悲声将柳枝送来,可以理解为柳枝被人采摘时发出的声音以及折柳活动对柳树的伤害。诗人对上阳宫女的反应却是不愿将柳枝赠与那舞腰纤细的仙女,可能是因为他认为柳枝的价值和美丽无法用舞腰纤细的仙女来比拟。

整首诗通过对折柳的描写,展示了韩琮对柳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诗中的意象清新明快,语言简洁而直接,既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又展示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生机。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美的高标准和要求。

柳(一作和白乐天诏取永丰柳植上苑,时为东都留守)拼音读音参考

liǔ yī zuò hé bái lè tiān zhào qǔ yǒng fēng liǔ zhí shàng yuàn, shí wéi dōng dōu liú shǒu
柳(一作和白乐天诏取永丰柳植上苑,时为东都留守)

zhé liǔ gē zhōng de cuì tiáo, yuǎn yí jīn diàn zhǒng qīng xiāo.
折柳歌中得翠条,远移金殿种青霄。
shàng yáng gōng nǚ hán shēng sòng, bù fèn xiān guī wǔ xì yāo.
上阳宫女含声送,不忿先归舞细腰。


相关内容11:

盩厔官舍新竹

应举日寄兄弟

秋日寄陈景孚秀才

题开元寺阁

雨霁北归留题三学山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独秀山
    孤峰不与众山俦,直入青云势未休。曾得乾坤融结意,擎天一柱在南州。...
  • 边上送杨侍御鞫狱回
    狱成冤雪晚云开,豸角威清塞雁回。飞将送迎遥避马,离亭不敢劝金杯。...
  • 兰昌宫
    宫门两片掩埃尘,墙上无花草不春。谁见当时禁中事,阿娇解佩与何人。...
  • 送宗密上人
    门前九陌尘,石上定中身。近放辽天鹤,曾为南岳人。腊高松叶换,雪尽茗芽新。一自传香后,名山愿......
  • 赋得水怀珠
    长川含媚色,波底孕灵珠。素魄生蘋末,圆规照水隅。沦涟冰彩动,荡漾瑞光铺。迥夜星同贯,清秋岸......
  • 旅中早秋
    金威生止水,爽气遍遥空。草色萧条路,槐花零落风。夜来万里月,觉后一声鸿。莫问前程事,飒然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