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西塞山(在武昌界,孙吴以之为西塞)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罗隐
2025-09-06

西塞山(在武昌界,孙吴以之为西塞)

唐代  罗隐  

吴塞当时指此山,吴都亡后绿孱颜。
岭梅乍暖残妆恨,沙鸟初晴小队闲。
波阔鱼龙应混杂,壁危猿狖奈奸顽。
会将一副寒蓑笠,来与渔翁作往还。

西塞山(在武昌界,孙吴以之为西塞)作者简介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西塞山(在武昌界,孙吴以之为西塞)翻译及注释

此诗为唐代罗隐所作,描写了当前时局下江城武昌的景色和人物情感。

诗意:诗人以写景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吴都的思念和对逝去辉煌的忧伤。同时,通过描绘山川、花草、鸟兽等,展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生机勃勃。

诗人将目光投向西塞山,曾经是吴国的象征,现在已经变得破败不堪,隐喻了吴国的覆灭。山中的梅花初开,但暖意已经残留,暗示着失去的帝国残留下的遗憾与忧伤。引用了沙鸟初晴小队闲,形容春天的景色,周围的环境如此美好,然而却没有人在此,让人感到孤寂空虚。波阔鱼龙混杂,壁危猿狖奈奸顽,则描绘了山中的山石和鸟兽,给予了诗歌更加生动的画面感。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渔翁等日常生活的羡慕和向往。将自己比喻为持着寒蓑笠的行人,希望能够与渔翁一样自在地穿梭于山水之间,感受大自然的美妙。

中文译文:吴国塞山,如今已成废墟。山中的梅花初开,但暖意已残留于残妆,给人一种忧伤的感觉。春天的景色虽然美好,但周围空无一人,显得孤寂。波浪翻滚,鱼龙混杂,山壁上的猿狖无视危险,顽皮调皮地玩耍。我愿化身为持着寒蓑笠的行人,与渔翁一起往来于山水之间。

赏析:这首诗虽然篇幅不长,但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含蓄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故土和逝去时光的思念之情。诗人运用自然景物的描绘,将自己和渔翁对比,表达出对于原本平凡生活和自然环境的向往和珍视。此诗以写景的形式,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留白,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寂静而又哀伤的境界,让人感受到了时光的流转和风云变幻。

西塞山(在武昌界,孙吴以之为西塞)拼音读音参考

xī sài shān zài wǔ chāng jiè, sūn wú yǐ zhī wèi xī sāi
西塞山(在武昌界,孙吴以之为西塞)

wú sāi dāng shí zhǐ cǐ shān, wú dōu wáng hòu lǜ càn yán.
吴塞当时指此山,吴都亡后绿孱颜。
lǐng méi zhà nuǎn cán zhuāng hèn,
岭梅乍暖残妆恨,
shā niǎo chū qíng xiǎo duì xián.
沙鸟初晴小队闲。
bō kuò yú lóng yīng hùn zá, bì wēi yuán yòu nài jiān wán.
波阔鱼龙应混杂,壁危猿狖奈奸顽。
huì jiāng yī fù hán suō lì, lái yǔ yú wēng zuò wǎng huán.
会将一副寒蓑笠,来与渔翁作往还。


相关内容11:

仿玉台体

早行

仙掌

上霅川裴郎中

途中寄怀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南园题
    搏击路终迷,南园且灌畦。敢言逃俗态,自是乐幽栖。叶长春松阔,科圆早薤齐。雨沾虚槛冷,雪压远......
  • 武牢关
    楚人曾此限封疆,不见清阴六里长。一壑暮声何怨望,数峰秋势自颠狂。由来四皓须神伏,大抵秦皇谩......
  • 送程尊师之晋陵
    栋间云出认行轩,郊外阴阴夏木繁。高道乍为张翰侣,使君兼是世龙孙。溪含句曲清连底,酒贳馀杭渌......
  • 京口见李侍郎
    傞傞江柳欲矜春,铁瓮城边见故人。屈指不堪言甲子,披风常记是庚申。别来且喜身俱健,乱后休悲业......
  • 广陵李仆射借示近诗因投献
    朝论国计暮论兵,馀力犹随凤藻生。语继盘盂抛俗格,气兼河岳带商声。闲寻绮思千花丽,静想高吟六......
  • 经故友所居(一题上有琼华观三字)
    槐花漠漠向人黄,此地追游迹已荒。清论不知庄叟达,死交空叹赵岐忙。病来未忍言闲事,老去唯知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