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梦亡友刘太白同游彰敬寺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白居易
2025-07-16

梦亡友刘太白同游彰敬寺

唐代  白居易  

拜访  写景  抒情  

三千里外卧江州,十五年前哭老刘。
昨夜梦中彰敬寺,死生魂魄暂同游。

梦亡友刘太白同游彰敬寺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梦亡友刘太白同游彰敬寺翻译及注释

《梦亡友刘太白同游彰敬寺》是唐代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诗意表达了白居易怀念已故友人刘禹锡的情感。

诗的中文译文如下:
睡在三千里外的江州,
回忆起十五年前为刘禹锡而哭泣。
昨夜在梦中,我与他一同游览彰敬寺,
在生与死之间的灵魂和意识暂时相聚。

这首诗通过描述作者在梦中与已故友人一同游览彰敬寺的情景,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中的“三千里外卧江州”指的是作者此时身处江州,而刘禹锡则已经在三千里外的地方去世了。作者回忆起十五年前为刘禹锡而哭泣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和惋惜之情。

在梦中,作者与刘禹锡相聚在彰敬寺,暂时重逢。彰敬寺是一个虚构的地方,它象征着生死之间的过渡和超越。这里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让作者与友人的魂魄得以相聚。梦境中的相聚让作者的思念得到了一种安慰和宽慰。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通过梦境中的相聚,诗歌中融入了对生死的思考和超越,体现了人生的无常和离别的悲凉。通过诗歌的写作,作者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思念之情,也表达了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梦亡友刘太白同游彰敬寺拼音读音参考

mèng wáng yǒu liú tài bái tóng yóu zhāng jìng sì
梦亡友刘太白同游彰敬寺

sān qiān lǐ wài wò jiāng zhōu, shí wǔ nián qián kū lǎo liú.
三千里外卧江州,十五年前哭老刘。
zuó yè mèng zhōng zhāng jìng sì, sǐ shēng hún pò zàn tóng yóu.
昨夜梦中彰敬寺,死生魂魄暂同游。


相关内容11:

感化寺见元九、刘三十二题名处

湖上闲望

送元八归凤翔

秘书省中忆旧山

重到城七绝句·张十八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朱藤杖紫骢吟
    拄上山之上,骑下山之下。江州去日朱藤杖,忠州归日紫骢马。天生二物济我穷,我生合是栖栖者。...
  • 谕怀
    黑头日已白,白面日已黑。人生未死间,变化何终极。常言在己者,莫若形与色。一朝改变来,止遏不......
  • 江楼夜吟元九律诗,成三十韵
    昨夜江楼上,吟君数十篇。词飘朱槛底,韵堕渌江前。清楚音谐律,精微思入玄。收将白雪丽,夺尽碧......
  • 北亭招客
    疏散郡丞同野客,幽闲官舍抵山家。春风北户千茎竹,晚日东园一树花。小醆吹醅尝冷酒,深炉敲火炙......
  • 浔阳春三首·春去
    一从泽畔为迁客,两度江头送暮春。白发更添今日鬓,青衫不改去年身。百川未有回流水,一老终无却......
  • 题诗屏风绝句
    相忆采君诗作障,自书自勘不辞劳。障成定被人争写,从此南中纸价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