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奉和鲁望渔具十五咏·笭箵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皮日休
2025-09-03

奉和鲁望渔具十五咏·笭箵

唐代  皮日休  

朝空笭箵去,暮实笭箵归。
归来倒却鱼,挂在幽窗扉。
但闻虾蚬气,欲生蘋藻衣。
十年佩此处,烟雨苦霏霏。

奉和鲁望渔具十五咏·笭箵作者简介

皮日休,字袭美,一字逸少,生于公元834至839年间,卒于公元902年以后。曾居住在鹿门山,自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晚唐文学家、散文家,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今湖北天门人(《北梦琐言》),汉族。咸通八年(867)进士及第,在唐时历任苏州军事判官(《吴越备史》)、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参加黄巢起义,或言“陷巢贼中”(《唐才子传》),任翰林学士,起义失败后不知所踪。诗文兼有奇朴二态,且多为同情民间疾苦之作。《新唐书·艺文志》录有《皮日休集》、《皮子》、《皮氏鹿门家钞》多部。

奉和鲁望渔具十五咏·笭箵翻译及注释

诗词《奉和鲁望渔具十五咏·笭箵》是唐代皮日休所作,描述了一位渔夫在早晨出海捕鱼,傍晚回家,然后将捕到的鱼挂在窗前晾晒的情景。

中文译文:
早晨带着笭箵出海,傍晚风云变幻,将笭箵带回。归来后将鱼倒出来,悬挂于幽窗之前。只闻着虾和蚌的气息,想要为它们制作一身藻衣。这个地方已经佩戴了十年,烟雨不时地阻挡。

诗意:
诗歌通过描写渔民的捕鱼生活,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渔业的向往。渔民清晨出海,应用笭箵捕鱼,傍晚回家将鱼取出,挂在窗前晾晒,展现了渔民对捕鱼的执着和努力。诗人通过描述虾蚬的气味,唤起读者对海洋的印象,同时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渔业的喜爱之情。最后,诗人描绘了一个佩戴了十年的地方,常常有烟雨阻挡,这也是生活中的常态,但渔民仍然坚持下来,展现了对渔业的坚持和执着。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渔夫的生活场景,通过描绘细节描述了渔民的生活态度和对渔业的热爱,展现了他们对海洋的敬畏和对劳动的执着。诗中所描绘的笭箵是一种历史上用于捕鱼的工具,通过这一细节,展现了古代渔民的聪明才智和勤劳努力。诗歌之叙事略带感伤,通过最后两句表达了渔民长期以来坚守渔业的艰辛和不易,但也显示出他们的坚持和毅力。整首诗通过平实而细腻的描写,生动地再现了渔民的生活场景,让读者能够感受到渔民的辛劳和对自然的热爱。

奉和鲁望渔具十五咏·笭箵拼音读音参考

fèng hé lǔ wàng yú jù shí wǔ yǒng
奉和鲁望渔具十五咏

cháo kōng líng xīng qù, mù shí líng xīng guī.
朝空笭箵去,暮实笭箵归。
guī lái dào què yú, guà zài yōu chuāng fēi.
归来倒却鱼,挂在幽窗扉。
dàn wén xiā xiǎn qì, yù shēng píng zǎo yī.
但闻虾蚬气,欲生蘋藻衣。
shí nián pèi cǐ chù, yān yǔ kǔ fēi fēi.
十年佩此处,烟雨苦霏霏。


相关内容11:

奉和鲁望晓起回文

奉酬崔璐进士见寄次韵

渔具诗·罩

松江早春

奉和袭美太湖诗二十首·销夏湾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奉和袭美初夏游楞伽精舍次韵
    吴都涵汀洲,碧液浸郡郭。微雨荡春醉,上下一清廓。奇踪欲探讨,灵物先瘵瘼。飘然兰叶舟,旋倚烟......
  • 奉和袭美酒中十咏·酒城
    何代驱生灵,筑之为酿地。殊无甲兵守,但有糟浆气。雉堞屹如狂,女墙低似醉。必若据而争,先登仪......
  • 苦雨中又作四声诗寄鲁望·平声
    涔涔将经旬,昏昏空迷天。鸬鹚成群嬉,芙蓉相偎眠。鱼通蓑衣城,帆过菱花田。秋收吾无望,悲之真......
  • 奉和袭美太湖诗二十首·入林屋洞
    知名十小天,林屋当第九。题之为左神,理之以天后。魁堆辟邪辈,左右专备守。自非方瞳人,不敢窥......
  • 太湖诗·包山祠
    白云最深处,像设盈岩堂。村祭足茗粣,水奠多桃浆。箘uM突古砌,薜荔绷颓墙。炉灰寂不然,风送杉......
  • 送人归日东
    沧溟西畔望,一望一心摧。地即同正朔,天教阻往来。波翻夜作电,鲸吼昼为雷。门外人参径,到时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