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谩天岭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罗隐
2025-09-09

谩天岭

唐代  罗隐  

西去休言蜀道难,此中危峻已多端。
到头未会苍苍色,争得禁他两度谩。

谩天岭作者简介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谩天岭翻译及注释

《谩天岭》是唐代诗人罗隐创作的一首诗,描写了他旅途中经过的谩天岭的景色和所带来的困难和挑战。

诗中的“谩天岭”指的是一座险峻的山岭,诗人西行时必须经过的一道难关。诗人说,不要再说蜀道艰险,因为这里的险峻已经太多了。诗人到了山顶,却依然看不到苍苍的颜色,也无法真正体会到这里的艰险。他表示自己并没有真正地纵情于这座两度被称为谩天的山岭。

这首诗揭示了诗人西行途中所遭遇的艰险和挑战。岭上险峰峻岩,道路艰险,给行者带来巨大的困难,同时也表现出诗人的坚毅和豪情。

诗歌的语言简洁有力,意味深远。通过描写谩天岭的险峻和诗人面对困难的态度,诗中传达了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和战胜艰难的决心。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文人面临困境时的豪情壮志。

谩天岭拼音读音参考

mán tiān lǐng
谩天岭

xī qù xiū yán shǔ dào nán, cǐ zhōng wēi jùn yǐ duō duān.
西去休言蜀道难,此中危峻已多端。
dào tóu wèi huì cāng cāng sè, zhēng de jìn tā liǎng dù mán.
到头未会苍苍色,争得禁他两度谩。


相关内容11:

过王濬墓

临川投穆中丞

听琵琶

秋日怀贾随进士

东归诗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酬章处士见寄
    中原甲马未曾安,今日逢君事万端。乱后几回乡梦隔,别来何处路行难。霜鳞共落三门浪,雪鬓同归七......
  • 皇陂
    皇陂潋滟深复深,陂西下马聊登临。垂杨风轻弄翠带,鲤鱼日暖跳黄金。三月穷途无胜事,十年流水见......
  • 题新榜(在浙幕,沈崧得新榜示题其末)
    黄土原边狡兔肥,犬如流电马如飞。灞陵老将无功业,犹忆当时夜猎归。...
  • 秦中富人
    高高起华堂,区区引流水。粪土金玉珍,犹嫌未奢侈。陋巷满蓬蒿,谁知有颜子。...
  • 上东川顾尚书
    轻财重义真公子,长策沈机继武侯。龙节坐持兵十万,可怜三蜀尽无忧。...
  • 渔者
    一叶飘然任浪吹,雨蓑烟笠肯忘机。只贪浊水张罗众,却笑清流把钓稀。苇岸夜依明月宿,柴门晴棹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