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胜因院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陈著
2025-07-21

胜因院

宋代  陈著  

转路便幽深,曾来不用寻。
寺依仙石脚,僧识老岩心。
是处鬼无墓,此山松自林。
滔滔未涯事,分付一蝉吟。

胜因院作者简介

(一二一四~一二九七),字谦之,一字子微,号本堂,晚年号嵩溪遗耄,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胜因院翻译及注释

《胜因院》是宋代文人陈著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胜因院
转路便幽深,曾来不用寻。
寺依仙石脚,僧识老岩心。
是处鬼无墓,此山松自林。
滔滔未涯事,分付一蝉吟。

译文:
胜因院
转弯处道路变得幽深,曾经来过就不需要寻找。
寺庙依附在仙人脚下的石头上,僧人了解老岩石的内心。
这个地方没有鬼魂的坟墓,这座山上的松树自成一片森林。
浩浩荡荡的事物无边无际,只指示给一只蝉鸣唱。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胜因院为背景,通过描写山寺的景色和寺内僧人的悟性,表达了一种宁静和超脱尘世的境界。

诗的开头,作者描述了转弯处道路的幽深,暗示着山寺所在的地方隐蔽而宁静。接着,寺庙依附在仙人脚下的石头上,体现了寺院与自然的融合,同时表达了寺内僧人对于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诗的下半部分,作者提到这个地方没有鬼魂的坟墓,强调了山寺的纯净和超然。此山松自成林,表达了山寺中松树繁茂的景象,也暗示了僧人心灵的宁静和自由。

诗的最后两句,滔滔未涯事,分付一蝉吟,意味着世间的繁杂无边无际,而诗人只把这一切事物的意义寄托在一只蝉的鸣唱上,表现出了对于闲适自在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胜因院的景色,通过山寺的寂静和僧人的悟性,表达了对于宁静、自由和超凡脱俗的追求。同时,诗中的自然景物和寺院的描绘,也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山水的热爱和对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的向往。

胜因院拼音读音参考

shèng yīn yuàn
胜因院

zhuǎn lù biàn yōu shēn, céng lái bù yòng xún.
转路便幽深,曾来不用寻。
sì yī xiān shí jiǎo, sēng shí lǎo yán xīn.
寺依仙石脚,僧识老岩心。
shì chù guǐ wú mù, cǐ shān sōng zì lín.
是处鬼无墓,此山松自林。
tāo tāo wèi yá shì, fēn fù yī chán yín.
滔滔未涯事,分付一蝉吟。


相关内容11:

次韵徐何慊九日登高

梅山醉后过丹山

似永固主僧惠福

同袁通判游越中三首·鸿禧观

咏鹭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同袁通判游越中三首·禹庙
    舟行可十里,上岸即山林。曲径抱深意,怪松传古音。平生能几到,好处欲穷寻。春鸟一声处,乡关又......
  • 剡民望回再回剡宿陈公岭
    夜宿云閒第一峰,一鸡鸣动万山空。薄餐菜饭留中火,牢著芒鞋踏上风。高处更无尘隔碍,满空惟有理......
  • 次韵赵菊泉
    世衰人物眇,犹见得閒平。劫火诗书脉,春风杖履盟。霏霏木屑话,淡淡菜羹情。相对青镫下,平生心......
  • 寄南湖主人海雪岑
    别雪岑翁不记年,翁今来管四明天。看翁卷起南湖浪,洗尽浮尘结净缘。...
  • 次韵张子华中秋感时
    乾坤万里一长吁,老惫悠悠据槁梧。未死自惭前死欠,有生不若此生无。纵闻新诏开途辙,难把陈言入......
  • 嵊县次韵赵主簿
    为长于斯愧善群,那当世事日轮云。吾宁忤俗少行志,谁忍欺民上负君。临政可能皆冉季,读书均欲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