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古意(二十首)诗意和翻译_明代诗人袁凯
2025-09-08

古意(二十首)

明代  袁凯  

团团明月珠,堕此浊水中。
光彩虽未泯,沦没岂有穷。
拔山固神力,举鼎亦无双。
徒有千寻绠,挽之竟何从。
颜生不远复,斯为盖世雄。
¤

古意(二十首)作者简介

袁凯,生卒年不详,字景文,号海叟,明初诗人,以《白燕》一诗负盛名,人称袁白燕。松江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人,洪武三年(1370)任监察御史,后因事为朱元璋所不满,伪装疯癫,以病免职回家,终“以寿终”。著有《海叟集》4卷。

古意(二十首)翻译及注释

《古意(二十首)》是明代袁凯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明亮的月亮如同一颗珠子,坠入了这污浊的水中。
虽然光彩尚未消失,却已经陷入了无尽的沉沦。
攀登高山需要坚定的意志和强大的力量,举起巨鼎更是无人可敌。
但纵然拥有千万根绳索,也无法把月亮拽回来。
英勇的颜生已然不在,这才是真正的世间英雄。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悲壮的情怀。诗人通过描绘明亮的月亮坠入污浊的水中,抒发了对美好事物沉沦的遗憾。虽然月亮的光辉尚未消失,但已经沉没在浑浊的环境之中,暗示着美好的事物常常受到污浊世界的侵蚀。诗人进一步表达了对英雄颜生的怀念,他曾经拥有无与伦比的力量和勇气,但如今已经离去,给人留下了无尽的思考和怀念。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展现了明代袁凯独特的诗人才华。通过对月亮坠入污浊水中的描述,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沦陷的遗憾和忧伤。诗中的明亮月亮和浑浊水体形成鲜明对比,寓意着美好与丑陋、纯洁与污浊之间的对立。诗人提到攀登高山和举起巨鼎,展示了英雄的壮举,但却无法拽回失去的美好,突出了美好事物的脆弱和无法挽回的遗憾。最后,诗人以颜生的离去来衬托自己的情感,突出了他对英雄的怀念和对英雄气概的赞颂。

整首诗以简洁有力的表达方式,传递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沦陷和英雄离去的思考与感慨,展现了袁凯深邃的诗性和对人生哲理的思索。

古意(二十首)拼音读音参考

gǔ yì èr shí shǒu
古意(二十首)

tuán tuán míng yuè zhū, duò cǐ zhuó shuǐ zhōng.
团团明月珠,堕此浊水中。
guāng cǎi suī wèi mǐn, lún mò qǐ yǒu qióng.
光彩虽未泯,沦没岂有穷。
bá shān gù shén lì, jǔ dǐng yì wú shuāng.
拔山固神力,举鼎亦无双。
tú yǒu qiān xún gěng, wǎn zhī jìng hé cóng.
徒有千寻绠,挽之竟何从。
yán shēng bù yuǎn fù, sī wèi gài shì xióng.
颜生不远复,斯为盖世雄。
¤


相关内容11:

伦敦晤文武二弟

姚性存将归鹤沙以诗见别次韵

谢振甫赠纸

昆明舍馆作

叔子寄示读近人集题句、媵以长书、盖各异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石遗先生挽诗
    八闽耆旧传,近世故殊伦。蚝荔间三绝,严高后一人。坏梁逢丧乱,撼树出交亲。未敢门墙列,酬知只......
  • 古意(二十首)
    八弦何茫茫,千里复万里。六马方骄悍,踸踔终未已。东临碣石岸,西涉流沙水。炎州气辉赫,幽谷水......
  • 秣陵杂诗
    桃李冰霜怜颊涡,知穷绝塞走明驼。归来抖擞泥沙障,与我京尘较孰多。...
  • 赋京口苏园
    扬子江边犬吠村,苏公宅畔蝶游园。沦波对景标层塔,野市逃喧植外樊。亭榭高低随卉木,门庭光彩属......
  • 寄瓢斋
    不见瓢斋心自苦,金陵又复上金华。茫茫春草兼春水,肠断东风日易斜。...
  • 古意(二十首)
    文皇好直言,容受无留停。郑公在当时,颇得谏诤名。□称田舍翁,千载伤我情。婴鳞固为难,回天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