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观音院怪松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文同
2025-07-20

观音院怪松

宋代  文同  

怪松屡见无如此,每度来观说向僧。
若遇风雷宜守护,恐生头角便飞腾。
秋声绕殿随斋磬,夜影侵廊对佛灯。
韦偃毕宏今不在,欲求人画有谁能。

观音院怪松翻译及注释

《观音院怪松》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文同。下面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怪松屡见无如此,
每度来观说向僧。
若遇风雷宜守护,
恐生头角便飞腾。
秋声绕殿随斋磬,
夜影侵廊对佛灯。
韦偃毕宏今不在,
欲求人画有谁能。

诗意:
这首诗以观音院的一棵奇特的松树为主题。作者描述了这棵松树的特殊之处,并与观音院的僧人交谈。诗人认为如果这棵松树遇到风雷,应该要加以保护,因为它可能会生长出突出的枝叶并腾飞上天。在秋天,松树的声音环绕在殿宇中,与僧人的斋戒钟声相呼应;在夜晚,松树的影子侵入廊道,与佛灯相对。最后,诗人感叹大画家韦偃和毕宏已经不在人世,想要寻求有谁能够画出这棵松树的真实形象。

赏析:
《观音院怪松》通过描绘一棵奇特的松树,展示了自然界的神奇和无穷的变化。松树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坚韧不拔、寿命长久和高洁的品质。诗人通过将松树与观音院和僧人联系在一起,表达了人与自然相互关联的思考。诗中的风雷象征着外界的挑战和考验,而松树的成长和腾飞则象征着人的内心奋斗和超越。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载体,寄托了诗人对人类命运和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

此外,诗人对已故的大画家韦偃和毕宏的追忆,也增加了一丝凄美的情感色彩。他们已经离世,无法再为世人创作出这棵松树的真实形象,这也反映了岁月更迭和人事变迁的无情。

总之,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线索,通过描绘一棵奇特的松树,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同时也流露出对已故画家的怀念之情,具有一定的哲理和情感内涵。

观音院怪松拼音读音参考

guān yīn yuàn guài sōng
观音院怪松

guài sōng lǚ jiàn wú rú cǐ, měi dù lái guān shuō xiàng sēng.
怪松屡见无如此,每度来观说向僧。
ruò yù fēng léi yí shǒu hù, kǒng shēng tóu jiǎo biàn fēi téng.
若遇风雷宜守护,恐生头角便飞腾。
qiū shēng rào diàn suí zhāi qìng, yè yǐng qīn láng duì fó dēng.
秋声绕殿随斋磬,夜影侵廊对佛灯。
wéi yǎn bì hóng jīn bù zài, yù qiú rén huà yǒu shuí néng.
韦偃毕宏今不在,欲求人画有谁能。


相关内容11:

惜花

新种竹有笋

书左举善秀才乞米图

咏旱三首

山斋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送晁恭道侍郎守临川
    才猷表表自名卿,何况传家烜赫声。道院老人真乃祖,雪堂高弟是诸兄。一牛鸣地正接迹,五马行时尤......
  • 次曾宏甫社日赏海棠吴守宅且试新茗韵
    一树深深地主家,外边谁复见秾华。却因社日治聋酒,得醉春时近眼花。著偻施朱俱惬当,吹风洗雨但......
  • 张思孺秘校挽诗二首
    人间常奉诧,张也好堂堂。处众谦和甚,居官志力强。当时君壮健,在座我苍浪。今日翻相哭,无言问......
  • 寄崑山李宰觅石
    崑山定飞来,美玉山所有。山只用功深,刓画岁时久。峥嵘出峰峦,空洞开户牖。几书通置邮,一片未......
  • 送牟太素山人
    山人高迹若孤云,聊问太虚求所止。昨因随风起西北,翩然远堕三隅里。揽之不住瞥尔去,瞬息谁知几......
  • 送坚甫同年
    春深行剑栈,羡子此时归。照日江浮马,迎风花聚衣。下程家累省,对景俗题稀。若遇西来客,书言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