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喜太守毕朝散致政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黄庭坚
2025-07-19

喜太守毕朝散致政

宋代  黄庭坚  

膏火煎熬无妄灾,就阴息迹信明哉。
功名富贵两蜗角,险阻艰难一酒杯。
百体观来身是幻,万夫争处首先回。
胸中元有不病者,记得陶潜归去来。

喜太守毕朝散致政作者简介

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词作方面,虽曾与秦观并称“秦黄”,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

喜太守毕朝散致政翻译及注释

《喜太守毕朝散致政》是宋代诗人黄庭坚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膏火煎熬无妄灾,
就阴息迹信明哉。
功名富贵两蜗角,
险阻艰难一酒杯。
百体观来身是幻,
万夫争处首先回。
胸中元有不病者,
记得陶潜归去来。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黄庭坚对人生的思考和领悟。诗中通过对功名富贵和险阻艰难的描绘,暗示了世俗的成就和困境对人的束缚和困扰。同时,他指出人生的真相是虚幻的,而世间的名利只是短暂的幻象。最后,他表达了对内心深处的宁静和超越的追求,并以陶渊明归隐的形象来呼应这种追求。

赏析:
1. 诗人运用了简练而富有力量的语言,通过对矛盾对立的事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功名富贵和险阻艰难的领悟。蜗角和酒杯的比喻,形象地揭示了世俗成就的无足轻重和生命短暂的真相。

2. 诗中揭示了人生的虚幻和迷离,百体观来身是幻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幻无常的洞察和对人生真相的思考。

3. 诗的最后两句通过对陶渊明归隐的提及,表达了诗人对宁静和超越的追求。胸中元有不病者,记得陶潜归去来,表明诗人希望能在纷扰的尘世中保持内心的宁静和超脱。

4. 整首诗写意深远,通过对人生境遇和真相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功名富贵的看透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展示了黄庭坚独特的人生智慧和超脱情怀。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简练而富有力量的语言,揭示了黄庭坚对功名富贵和人生真相的思考,表达了对内心宁静和超越的追求。同时,诗人以陶渊明归隐的形象作为呼应,强调了超脱尘世的价值和追求。

喜太守毕朝散致政拼音读音参考

xǐ tài shǒu bì cháo sàn zhì zhèng
喜太守毕朝散致政

gāo huǒ jiān áo wú wàng zāi, jiù yīn xī jī xìn míng zāi.
膏火煎熬无妄灾,就阴息迹信明哉。
gōng míng fù guì liǎng wō jiǎo, xiǎn zǔ jiān nán yī jiǔ bēi.
功名富贵两蜗角,险阻艰难一酒杯。
bǎi tǐ guān lái shēn shì huàn, wàn fū zhēng chù shǒu xiān huí.
百体观来身是幻,万夫争处首先回。
xiōng zhōng yuán yǒu bù bìng zhě, jì de táo qián guī qù lái.
胸中元有不病者,记得陶潜归去来。


相关内容11:

效王仲至少监咏姚花用其韵四首

为慧林冲禅师烧香颂三首

谢答闻善二兄九绝句

寄上高李令怀道

出迎使客质明放船自瓦窋归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寄题钦之草堂
    河南有伏流,经营太行根。盛德不终晦,发为清济源。公家济源上,太行正当门。修竹带藩篱,百禽鸣......
  • 新寨饯南归客
    初更月蚀缺半璧,三更北风雪平屋。夜寒置酒送归客,长歌燕雁灯前落。故园无书已十月,目极千里云......
  • 欸乃歌二章戏王穉川
    花上盈盈人不归,枣下纂纂实已垂。腊雪在时听马嘶,长安城中花片飞。...
  • 题徐氏姑寿安君寿梅亭
    大鶵衔枚来作亭,小鶵衔实来种花。两鶵反哺声查查,慈乌发白尔成家。梅梁丹青射寒日,梅英飞雪点......
  • 谢答闻善二兄九绝句
    未尝顷刻可去酒,无有一日不吟诗。诗狂克念作酒圣,意态忽如少年时。...
  • 送朱贶中允宰宋城
    邺王台边春一空,但有雪飞杨柳风。我从南阳解归橐,重帘复幕坐学宫。酒材苦责公酿薄,欲经醉乡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