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寄题王钦之自圆庵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秦观
2025-09-07

寄题王钦之自圆庵

宋代  秦观  

诛茅北户结圆庐,从事风流入画图。
珠箔粉垣藏混沌,葛巾藜杖造虚无。
春闲居士天花室,昼静仙人白玉壼。
遥想吏行凫鹜散,沉烟一穗对团薄。

寄题王钦之自圆庵作者简介

秦观(1049-1100)字太虚,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汉族,北宋高邮(今江苏)人,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秦观一 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苏轼过扬州,亲自看望秦观,正巧孙觉、王巩亦在高邮,乃相约游东岳庙,载酒论文,吟诗作赋,一时传为佳话。秦观生前行踪所至之处,多有遗迹。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丽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莺花亭;青田的秦学士祠;湖南郴州三绝碑;广西横县的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淮海书院等。秦观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书“秦龙图墓”几个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

寄题王钦之自圆庵翻译及注释

诗词:《寄题王钦之自圆庵》

译文:
诛茅北户结圆庐,
从事风流入画图。
珠箔粉垣藏混沌,
葛巾藜杖造虚无。
春闲居士天花室,
昼静仙人白玉壼。
遥想吏行凫鹜散,
沉烟一穗对团薄。

诗意:
这首诗是宋代秦观所作,题目是《寄题王钦之自圆庵》。诗中描绘了一个居士自圆庵的景象。居士在茅草茂盛的北户之地修建了一座圆庐,专事风雅之事,进入画图的境界。珠帘和粉墙掩藏着一片混沌的氛围,而葛巾和藜杖则象征着一种虚无的状态。居士住在这片春天般宁静的天花室中,与白玉壶相伴,仿佛仙人般存在。远处想象着官吏行走的凫鹜散去,而烟雾中只有一穗浅薄的景象。

赏析:
这首诗表现了一种遁世之情,描绘了一个居士隐居自圆庵的景象。居士摒弃世俗的喧嚣和纷扰,追求自我修养和清静的境界。他修建了一座圆庐,象征着完美与和谐。珠箔和粉垣隐藏着混沌的意象,表现了居士内心深处的追求和探索。葛巾和藜杖则象征着居士的虚无态度,他舍弃了功名利禄,追求心灵的自由和超脱。居士住在这片宁静的天花室中,与白玉壶相伴,彷佛已经融入仙境。诗中还通过对凫鹜散去和沉烟一穗的描绘,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遥远想象和对纷扰的拒绝。

整首诗以清新的意象和简练的语言,展示了居士追求自我修养、远离尘嚣的心境。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居士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由、宁静和精神追求的向往。诗中所展现的自圆庵景象,既是一种理想的境界,也是对现实世界的批判和超越。整首诗以平和的语调,给人一种宁静和悠然的感受,同时也反映出宋代士人对遁世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寄题王钦之自圆庵拼音读音参考

jì tí wáng qīn zhī zì yuán ān
寄题王钦之自圆庵

zhū máo běi hù jié yuán lú, cóng shì fēng liú rù huà tú.
诛茅北户结圆庐,从事风流入画图。
zhū bó fěn yuán cáng hùn dùn, gé jīn lí zhàng zào xū wú.
珠箔粉垣藏混沌,葛巾藜杖造虚无。
chūn xián jū shì tiān huā shì, zhòu jìng xiān rén bái yù kǔn.
春闲居士天花室,昼静仙人白玉壼。
yáo xiǎng lì xíng fú wù sàn, chén yān yī suì duì tuán báo.
遥想吏行凫鹜散,沉烟一穗对团薄。


相关内容11:

次韵裴秀才上太守向公二首

南都新亭行寄王子发

题赵团练画江干晚景四绝

春日杂兴十首

送陈太初道录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圆通院白衣阁
    无边刹境一毫端,同住澄清觉海间。还似此花并此叶,坏空成往未曾闲。...
  • 盼盼
    百尺楼高燕子飞,楼上美人颦翠眉。将军一去音容远,只有年年旧燕归。春风昨夜来深院,春色依然人......
  • 调笑令
    恋恋,楼中燕。燕子楼空春色晚,将军一去音容远。空锁楼中深怨,春风重到人不见。十二阑干倚遍。...
  • 调笑令
    辇路,江枫古。楼上吹箫人在否?菱花半璧香尘污。往日繁华何处,旧欢新爱谁是主。啼笑两难分付。...
  • 河传
    恨眉醉眼。甚轻轻覰著,神魂迷乱。常记那回,小曲阑干西畔。鬓云松、罗袜剗。丁香笑吐娇无限。语......
  • 采莲
    若耶溪边天气秋,采莲女儿溪岸头。笑隔荷花共人语,烟波渺渺荡轻舟。数声水调红娇晚,棹转舟回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