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慈湖夹阻风五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苏轼
2025-07-24

慈湖夹阻风五首

宋代  苏轼  

我行都是退之诗,真有人家水半扉。
千顷桑麻在船底,空余石发挂鱼衣。

慈湖夹阻风五首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慈湖夹阻风五首翻译及注释

《慈湖夹阻风五首》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我行都是退之诗,
真有人家水半扉。
千顷桑麻在船底,
空余石发挂鱼衣。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诗人苏轼在慈湖行船时的景象。诗人通过船行的方式来表达他的退隐之志,意味着他正在远离尘嚣,追求宁静自在的境界。慈湖的水面宽广,仿佛是真正的人家门口,以此来暗示自己已经远离世俗,在宁静的湖中找到了归属感。诗中还描绘了船底堆满了千顷的桑麻,而船的上方则空荡荡的,只有几块石头散发出鱼衣的香气。这种对比营造出一种空灵、宁静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宁静与自由。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作者退隐之志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诗人通过描述慈湖的景象,将自己的心境与自然景色相结合,表达了对退隐生活的向往。首句“我行都是退之诗”,直接表明了诗人撰写这首诗的目的是为了表达退隐之志。接下来的“真有人家水半扉”一句,通过形象的比喻,将慈湖的水面比作真正的人家门口,暗示诗人已经远离尘嚣,寻找到了宁静的归宿。接着,诗人描述了船底堆满了千顷的桑麻,而船上却空荡荡的,只有几块石头挂着鱼衣。这种对比营造出一种宁静、空灵的意境,表达了诗人追求内心宁静与自由的愿望。

整首诗词通过简练的语言、精确的意象和对比的手法,展现了苏轼对退隐生活的向往和对宁静自在境界的追求。它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还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宁静与自由之志。这首诗词在表达情感的同时,也给读者带来了对人生、对自然、对追求内心宁静的思考。

慈湖夹阻风五首拼音读音参考

cí hú jiā zǔ fēng wǔ shǒu
慈湖夹阻风五首

wǒ xíng dū shì tuì zhī shī, zhēn yǒu rén jiā shuǐ bàn fēi.
我行都是退之诗,真有人家水半扉。
qiān qǐng sāng má zài chuán dǐ, kòng yú shí fā guà yú yī.
千顷桑麻在船底,空余石发挂鱼衣。


相关内容11:

次韵答顿起二首

罢徐州,往南京,马上走笔寄子由五首

慈湖夹阻风五首

谢王泽州寄长松兼简张天觉二首

和子由除日见寄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催试官考较戏作
    八月十五夜,月色随处好。不择茅檐与市楼,况我官居似蓬岛。凤咮堂前野桔香,剑潭桥畔秋荷老。八......
  • 和陶饮酒二十首
    我坐华堂上,不必麋鹿姿。时来蜀冈头,喜见霜松枝。心知百尺底,已结千岁奇。煌煌凌霄花,缠绕复......
  • 寒食日答李公择三绝次韵
    从来苏李得名双,只恐全齐笑陋邦。诗似悬河供不办,故欺张籍陇头泷。...
  • 和子由记园中草木十一首
    煌煌帝王都,赫赫走群彦。嗟汝独何为,闭门观物变。微物岂足观,汝独观不倦。牵牛与葵蓼,采摘入......
  • 慈湖夹阻风五首
    此生归路愈茫然,无数青山水拍天。犹有小船来卖饼,喜闻墟落在山前。...
  • 韩康公挽词三首
    故国非乔木,兴王有世臣。嗟余后死者,犹及老成人。德业经文武,风流表缙绅。空余行乐地,处处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