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还自舅家书所感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王安石
2025-07-28

还自舅家书所感

宋代  王安石  

行行过舅居,归路指亲庐。
日苦树无赖,天空云自如。
黄焦下泽稻,绿碎短樊蔬。
沮溺非吾意,悯嗟聊驻车。

还自舅家书所感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还自舅家书所感翻译及注释

诗词:《还自舅家书所感》

行行过舅居,
归路指亲庐。
日苦树无赖,
天空云自如。

黄焦下泽稻,
绿碎短樊蔬。
沮溺非吾意,
悯嗟聊驻车。

中文译文:
步行经过舅舅的住处,
回程指向亲戚的家。
太阳无情地晒干了树木,
天空的云朵自由自在。

黄色的庄稼在干涸的湖泽中,
矮小的蔬菜被碾碎在短短的篱笆边。
沮丧和困顿并不是我所愿意的,
心生怜悯,只好停下马车。

诗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的作品,描述了诗人从舅舅的住处经过回家的情景,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自己的感受,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对人生困境的悲叹。

诗中的日苦树和天空云自如是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反映了自然界的无情和自由。黄焦下泽稻和绿碎短樊蔬则揭示了农民的困苦和收成的不如意,显示出社会现实的残酷和人们生活的艰辛。诗人用"沮溺非吾意"表达了对这种境况的不满和无奈,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对于社会状况的责怪。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触动和对人生的反思,通过描绘景物和抒发感受,传递了一种深沉的忧伤和对社会的关怀。

赏析:
王安石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社会和自然的现实状况,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自我感受的表达,展示了对社会不公和人生困境的思考和关注。诗中的景物形象生动,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人生的悲悯之情。

诗人通过描绘干枯的树木、碾碎的蔬菜等景物,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情感的抒发,呈现了一幅生动而深刻的画面。诗人的思想感情与自然景物相互映衬,使整首诗显得深邃而富有内涵。

这首诗词在简洁的语言中蕴含着深刻的思考,通过对社会现实的描绘和对人生境遇的思索,表达了对社会不公和人生苦难的忧伤和反思。它展示了王安石独特的感悟和对人生的思考,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是宋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还自舅家书所感拼音读音参考

hái zì jiù jiā shū suǒ gǎn
还自舅家书所感

xíng xíng guò jiù jū, guī lù zhǐ qīn lú.
行行过舅居,归路指亲庐。
rì kǔ shù wú lài, tiān kōng yún zì rú.
日苦树无赖,天空云自如。
huáng jiāo xià zé dào, lǜ suì duǎn fán shū.
黄焦下泽稻,绿碎短樊蔬。
jǔ nì fēi wú yì, mǐn jiē liáo zhù chē.
沮溺非吾意,悯嗟聊驻车。


相关内容11:

耿天骘惠梨次韵奉酬三首

归燕

解使事泊棠阴时三弟皆在京师二首

别和甫赴南除

用字谜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和杨乐道见寄
    宅带园林五亩余,萧条还似茂陵居。杀青满架书新缮,生白当窗室久虚。孤学自难窥奥密,重言犹得慰......
  • 怀旧
    吹破春冰水放光,山花涧草百般香。身闲处处堪行乐,何事低徊两鬓霜。...
  • 壬子偶题
    黄尘投老倦匆匆,故绕盆池种水红。落日欹眠何所忆,江湖秋梦橹声中。...
  • 和正叔怀其兄草堂
    茆堂竹树水之滨,耕稼逍遥似子真。小吏一身今倦宦,先生三亩独安贫。欲抛县印辞黄绶,来伴山冠戴......
  • 静照堂
    任公蹲会稽,海上得招提。净观堂新构,幽寻客屡携。飞檐出风雨,洒翰落虹蜺。投老黄尘陌,东看路......
  • 汉武
    壮士悲歌出寒频,中原萧瑟半无人。君王不负长陵约,直欲功成赏汉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