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九日龙沙作,寄刘大昚虚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孟浩然
2025-07-26

九日龙沙作,寄刘大昚虚

唐代  孟浩然  

九日  

龙沙豫章北,九日挂帆过。
风俗因时见,湖山发兴多。
客中谁送酒,棹里自成歌。
歌竟乘流去,滔滔任夕波。

九日龙沙作,寄刘大昚虚作者简介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九日龙沙作,寄刘大昚虚翻译及注释

《九日龙沙作,寄刘大昚虚》是唐代孟浩然创作的一首诗。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九月龙沙北,挂帆过豫章。
风俗变与时,湖山发兴多。
客中谁相伴,船上自成歌。
歌声飘向远,任波浪潮涛。

诗意:
这首诗以诗人在九月乘船从龙沙北行到豫章的经历为题材。诗人观察到了豫章地区的风俗习惯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而这里的湖山景色也随着季节的变化而丰富多样。诗人在客船中自己欢快地吟唱,没有人陪伴他,但他仍然自得其乐。最后,他的歌声随着船的前行,飘荡向远方,任由波涛激荡。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九月的航行经历,通过对豫章地区风俗和自然景色的观察,反映了季节变迁带来的风俗和自然景观的变化。诗人在客船中自得其乐地吟唱,表现了他的心境愉悦。最后,诗人的歌声随着船的前行,表达了诗人心灵的自由和追求。

整首诗篇简洁明快,以自然景色和季节变化为背景,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欢愉和对自由的追求。通过描述波涛激荡和歌声飘荡的场景,诗人传达了一种豪迈和自由的情感。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约的语言,展示了诗人的情感和对人生的观察,给读者带来了一种宁静而愉悦的感受。

九日龙沙作,寄刘大昚虚拼音读音参考

jiǔ rì lóng shā zuò, jì liú dà shèn xū
九日龙沙作,寄刘大昚虚

lóng shā yù zhāng běi, jiǔ rì guà fān guò.
龙沙豫章北,九日挂帆过。
fēng sú yīn shí jiàn, hú shān fā xīng duō.
风俗因时见,湖山发兴多。
kè zhōng shuí sòng jiǔ, zhào lǐ zì chéng gē.
客中谁送酒,棹里自成歌。
gē jìng chéng liú qù, tāo tāo rèn xī bō.
歌竟乘流去,滔滔任夕波。


相关内容11:

送李侍郎赴常州

石莲花

十二月十九日夜中发鄂渚晓泊汉阳亲旧携酒追送聊为短句

钟陵禁烟寄从弟

鹧鸪词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都下送辛大之鄂
    南国辛居士,言归旧竹林。未逢调鼎用,徒有济川心。予亦忘机者,田园在汉阴。因君故乡去,遥寄式......
  • 闻砧
    杜鹃声不哀,断猿啼不切。月下谁家砧,一声肠一绝。杵声不为客,客闻发自白。杵声不为衣,欲令游......
  • 浣溪沙
    一半残阳下小楼,朱帘斜控软金钩。倚阑无绪不能愁。有个盈盈骑马过,薄妆浅黛亦风流。见人羞涩却......
  • 田家词/田家行
    牛靿咤咤,田确确,旱块敲牛蹄趵趵。种得官仓珠颗谷,六十年来兵簇簇,日月食粮车辘辘。一日官军......
  • 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
    二月十六日,前乡贡进士韩愈,谨再拜言相公阁下:向上书及所著文后,待命凡十有九日,不得命。恐......
  • 高阳台·将反魏塘疏香女子亦以次日归吴下置酒话别离怀惘惘
    暗水通潮,痴云阁雨,微阴不散重城。留得枯荷,奈他先作离声。清歌欲遏行云住,露春纤、并坐调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