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霜天晓角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程垓
2025-11-29

霜天晓角

宋代  程垓  

霜天晓  

几夜锁窗揭。
素蟾光似雪。
恰恨照人_枕,纱厨爽、簟纹滑。
迤逦篆香簟。
好坏谁共说。
若是知人风味,来分取、半床月。

霜天晓角作者简介

「程垓」字正伯,眉山(今属四川)人。苏轼中表程之才(字正辅)之孙。淳熙十三年(1186)游临安,陆游为其所藏山谷帖作跋,未几归蜀。撰有帝王君臣论及时务利害策五十篇。绍熙三年(1192),已五十许,杨万里荐以应贤良方正科。绍熙五年(1194)乡人王称序其词,谓“程正伯以诗词名,乡之人所知也。余顷岁游都下,数见朝士,往往亦称道正伯佳句”。冯煦《蒿庵论词》:“程正伯凄婉绵丽,与草窗所录《绝妙好词》家法相近。”有《书舟词》(一作《书舟雅词》)一卷。

霜天晓角翻译及注释

《霜天晓角》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程垓。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几个夜晚锁住窗户揭开。
素色的月亮光芒如雪。
遗憾地照亮着人的枕头,
薄纱帷幕清凉,褥子纹路滑。
弯曲的香簟迤逦摆放。
优劣之间谁来评说。
如果你知道人的风格和品味,
来一起分享这半床明月吧。

诗意:
《霜天晓角》描绘了一个寒冷的冬夜景象,通过诗人对细节的描写,表达了对月亮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中通过窗户揭开的动作,将读者带入一个素雅的室内环境,同时凭借月光的照耀,展现了静谧而美丽的画面。

整首诗以冷寂的冬夜为背景,突出了月亮的明亮和纯洁,将其比作雪花般洁白。诗人对月亮的遗憾照亮着人的枕头,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和对生活中不完美之处的思考。纱帷和褥子则象征着静谧和舒适,给人以安宁的感觉。

香簟迤逦摆放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细节的关注,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于生活品味的追求。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意愿,希望能与同样有品味的人分享这美丽的月光之夜。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优美的语言描绘了一个静谧的冬夜情景,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和生活的敏感和独特的感受。诗人将月亮、纱帷、褥子等物象征性地运用,使整首诗充满了隽永的意境和审美的情趣。

诗中表达的遗憾和思考,让人对生活中的美好和不完美有所思考和共鸣。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希望能与同样有品味的人分享美丽时刻的愿望,彰显了诗人对情趣和品味追求的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写和抒情的语言,展示了作者对于细节的关注和感悟,同时传递出对生活美好的追求和对人生瞬间的珍视。

霜天晓角拼音读音参考

shuāng tiān xiǎo jiǎo
霜天晓角

jǐ yè suǒ chuāng jiē.
几夜锁窗揭。
sù chán guāng sì xuě.
素蟾光似雪。
qià hèn zhào rén zhěn, shā chú shuǎng diàn wén huá.
恰恨照人_枕,纱厨爽、簟纹滑。
yǐ lǐ zhuàn xiāng diàn.
迤逦篆香簟。
hǎo huài shuí gòng shuō.
好坏谁共说。
ruò shì zhī rén fēng wèi, lái fēn qǔ bàn chuáng yuè.
若是知人风味,来分取、半床月。


相关内容11:

生查子(春日闺情)

前调(咏鸳鸯菊、双心而白、秋晚始开)

好事近(资中道上无双堠感怀作)

玉漏迟

浣溪沙(赠子文侍人名笑笑)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阮郎归
    落花时节近清明。南园芳草青。东风料峭雨难晴。那堪中宿酲。回首处,自销凝。谁知人瘦生。倚阑无......
  • 鹧鸪天
    我是行人更送行。潇潇风雨倍伤情。征帆西去何须急,飞诏东来分外荣。红袖湿,玉尊倾。不堪回首暮......
  • 清平乐(和石次仲)
    断云漏雨。依约西山暮。风定樯高须小住。不忍带将春去。此行抑有求欤。青衣拟问平都。万里一钩新......
  • 浣溪沙
    新葺茅檐次第成。青山恰对小窗横。去年曾共燕经营。病怯杯盘甘止酒,老依香火苦翻经。夜来依旧管......
  • 江神子(和陈仁和韵)
    玉箫声远忆骖鸾。几悲欢。带罗宽。且对花前,痛饮莫留残。归去小窗明月在,云一缕,玉千竿。吴霜......
  • 前调(赠维扬夏中玉)
    形胜访淮楚,骑鹤到扬州。春风十里帘幕,香霭小红楼。楼外长江今古,谁是济川舟楫,烟浪拍天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