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听筝堂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杨修
2025-08-05

听筝堂

宋代  杨修  

雁柱鸾弦十有三,南山安石位岩岩。
逡巡奏罢金滕曲,堂上沾襟叹不凡。

听筝堂翻译及注释

《听筝堂》

雁柱鸾弦十有三,
南山安石位岩岩。
逡巡奏罢金滕曲,
堂上沾襟叹不凡。

中文译文:
雁柱鸾弦共有十三弦,
南山的安石堆积得巍峨。
筝曲奏罢,舞台上的琴声还在回响,
在听众中,有人深深地叹息,感叹这音乐的非凡。

诗意和赏析:
《听筝堂》是宋代文人杨修的一首诗,通过描写一场筝曲表演,反映了对音乐艺术的赞美和沉思。

诗中出现的“雁柱鸾弦”暗指筝的构造,表示筝上的琴弦,象征着乐音的发声之道。这里提到共有十三根琴弦,显示了筝的制作工艺和音乐的丰富。

“南山安石”形容舞台的安定和坚固,舞台安置在堆积如山的石块上,象征着音乐文化的根基牢固。

“金滕曲”是指筝上演奏的音乐曲目,曲中韵律优美,琴音流转,令人陶醉。

然而,诗的最后一句“堂上沾襟叹不凡”表达了作者对音乐的敬重与赞叹之情。听众们宛如得到了启示一般,感叹于音乐的非凡之处,深深地被音乐所感染。

整首诗通过对音乐表演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音乐艺术的赞美之情,强调了音乐所传递的精神力量和感染力。它让人感受到音乐的美妙和艺术的魅力,诗句简洁有力,意蕴深远,是一首优美的宋代音乐诗。

听筝堂拼音读音参考

tīng zhēng táng
听筝堂

yàn zhù luán xián shí yǒu sān, nán shān ān shí wèi yán yán.
雁柱鸾弦十有三,南山安石位岩岩。
qūn xún zòu bà jīn téng qū, táng shàng zhān jīn tàn bù fán.
逡巡奏罢金滕曲,堂上沾襟叹不凡。


相关内容11:

横塘

韦氏独乐堂

佛见笑花

花前独酌二绝句

读书堂五首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题汪水云诗卷
    禾黍离离满故都,君诗读罢泪倾珠。立朝食禄千官富,为国忘躯一事无。兵革已将临北阙,笙歌犹自醉......
  • 偶作
    当敬不敬谓之悖,当正不正谓之谀。是中适莫俱难著,意态微生已觉疏。...
  • 芹溪八咏
    高人栖隐向山林,林壑幽清绝俗尘。当日武陵人已老,谁知犹有种桃人。...
  • 青莲山
    拨开瑟瑟青萝帐,寻得磷磷白石梯。更入云霞最深处,忘机数日遂幽栖。...
  • 贺曾幼张中漕举
    官样文章曾靖州,计台一鹗再横秋。虽为竹使年殊少,要续荷囊意未休。丹陛行寻螭陛旧,清香仍裛桂......
  • 钓台
    先生遗世者,长谢帝京尘。一钓桐江水,高名万古春。客星曾犯座,天子不能臣。台下千帆过,风波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