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戏赠天竺灵隐二寺寺主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权德舆
2025-07-18

戏赠天竺灵隐二寺寺主

唐代  权德舆  

石路泉流两寺分,寻常钟磬隔山闻。
山僧半在中峰住,共占青峦与白云。

戏赠天竺灵隐二寺寺主作者简介

权德舆,唐代文学家。字载之。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人。后徙润州丹徒(今江苏镇江)。德宗时,召为太常博士,改左补阙,迁起居舍人、知制诰,进中书舍人。宪宗时,拜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徙刑部尚书,复以检校吏部尚书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卒谥文,后人称为权文公。

戏赠天竺灵隐二寺寺主翻译及注释

《戏赠天竺灵隐二寺寺主》是唐代权德舆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石路泉流两寺分,
寻常钟磬隔山闻。
山僧半在中峰住,
共占青峦与白云。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两座寺庙的景象。石路蜿蜒而过,泉水在两座寺庙之间流淌,寺庙之间的距离使得平日里的钟声和磬声从山那边传来。山中的僧侣们大部分住在中峰,与青山和白云为伴,共享这片自然美景。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两座寺庙的景色和僧侣的生活。通过石路和泉水的描绘,展现了两座寺庙之间的分离和连接。虽然钟声和磬声相隔山峰传来,但这种寻常的声音在山间回荡,给人一种宁静和祥和的感觉。诗中提到的山僧半在中峰住,表明他们在这片山中的中央峰顶找到了自己的居所,与周围的青山和白云相伴。这种生活方式使他们能够与自然融为一体,享受宁静与美景。

整首诗以朴素的语言传递了一种宁静和恬淡的意境。作者通过描绘山水和寺庙,表达了对自然和宗教生活的赞美。诗词中的静谧景象和僧侣们的生活态度,也可以被视为一种对繁忙世俗生活的反思和追求内心宁静的表达。这首诗以简洁、清新的笔触展示了自然山水与人文宗教的和谐共生,给人以一种超脱尘俗的感受,引发读者对山水禅境的向往和思考。

戏赠天竺灵隐二寺寺主拼音读音参考

xì zèng tiān zhú líng yǐn èr sì sì zhǔ
戏赠天竺灵隐二寺寺主

shí lù quán liú liǎng sì fēn, xún cháng zhōng qìng gé shān wén.
石路泉流两寺分,寻常钟磬隔山闻。
shān sēng bàn zài zhōng fēng zhù, gòng zhàn qīng luán yǔ bái yún.
山僧半在中峰住,共占青峦与白云。


相关内容11:

和职方殷郎中留滞江汉初至南宫,呈诸公并见寄

饯司农宋卿立太尉碑了还江东

侍从游后湖宴坐

宝剑篇

重阳宴集同用寒字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早发杭州泛富春江寄陆三十一公佐
    候晓起徒驭,春江多好风。白波连青云,荡漾晨光中。四望浩无际,沉忧将此同。未离奔走途,但恐成......
  • 雨中对后檐丛竹
    含风摇砚水,带雨拂墙衣。乍似秋江上,渔家半掩扉。...
  • 酬严司空荆南见寄
    金貂再领三公府,玉帐连封万户侯。帘卷青山巫峡晓,烟开碧树渚宫秋。刘琨坐啸风清塞,谢脁题诗月......
  • 岁暮送舍人
    边城岁暮望乡关,身逐戎旌未得还。欲别临岐无限泪,故园花发寄君攀。...
  • 赋得金茎露
    武帝贵长生,延年饵玉英。铜盘贮珠露,仙掌抗金茎。拂曙氛埃敛,凌空沆瀣清。岧峣捧瑞气,巃嵸出......
  • 奉和鄜州刘大夫麦秋出师遮虏有怀中朝亲故
    天子爱全才,故人雄外台。绿油登上将,青绶亚中台。亭障鸣笳入,风云转旆来。兰坊分杳杳,麦垄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