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寄李衡州(时所居即衡州宅)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权德舆
2025-07-19

寄李衡州(时所居即衡州宅)

唐代  权德舆  

片石丛花画不如,庇身三径岂吾庐。
主人千骑东方远,唯望衡阳雁足书。

寄李衡州(时所居即衡州宅)作者简介

权德舆,唐代文学家。字载之。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人。后徙润州丹徒(今江苏镇江)。德宗时,召为太常博士,改左补阙,迁起居舍人、知制诰,进中书舍人。宪宗时,拜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徙刑部尚书,复以检校吏部尚书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卒谥文,后人称为权文公。

寄李衡州(时所居即衡州宅)翻译及注释

《寄李衡州(时所居即衡州宅)》是唐代权德舆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片石丛花画不如,
庇身三径岂吾庐。
主人千骑东方远,
唯望衡阳雁足书。

诗意:
这首诗词是权德舆在唐朝时期写给李衡州的作品,表达了他在衡州宅邸中的感受和思念之情。诗中描绘了衡州宅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于这片花丛和石头景观的欣赏之情。作者感慨于自己所居住的宅邸,认为它的环境和景致竟然比画图还要美丽。他说这片宅邸不仅仅是庇护他的居所,更是一种心灵的归宿。

诗中还提到了主人,指的是李衡州,他是远在东方的千骑之主。权德舆在远离衡州的地方,通过寄托思念之情于衡州的雁足书,表达了对李衡州的思念和祝福。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衡州宅的景色的赞美之情,通过描绘花丛、石头和居住环境来表达自己对美的感受。作者将衡州宅视作自己的心灵寄托,认为它不仅仅是一个庇护身体的住所,更是一个能够满足内心追求的安静之地。

诗中的李衡州则成为了作者思念和向往的对象,他被描绘成一个东方千骑之主,象征着高远的地位和辽阔的天地。通过寄托思念于衡州的雁足书,作者表达了对李衡州的祝福和思念之情。

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美景的赞美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展示了作者细腻的情感和对美的敏感。同时,诗中所描述的衡州宅也成为了一种精神归宿的象征,体现了作者对心灵寄托的追求和渴望。

寄李衡州(时所居即衡州宅)拼音读音参考

jì lǐ héng zhōu shí suǒ jū jí héng zhōu zhái
寄李衡州(时所居即衡州宅)

piàn shí cóng huā huà bù rú, bì shēn sān jìng qǐ wú lú.
片石丛花画不如,庇身三径岂吾庐。
zhǔ rén qiān qí dōng fāng yuǎn, wéi wàng héng yáng yàn zú shū.
主人千骑东方远,唯望衡阳雁足书。


相关内容11:

石季伦金谷园

月映清淮流

送唐次

同陈六侍御寒食游禅定藏山上人院

送兄归洛使谒严司空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竹径偶然作
    退朝此休沐,闭户无尘氛。杖策入幽径,清风随此君。琴觞恣偃傲,兰蕙相氛氲。幽赏方自适,林西烟......
  • 酬冯绛州早秋绛台感怀见寄
    良牧闲无事,层台思眇然。六条萦印绶,三晋辨山川。洗嫧讴谣合,开襟眺听偏。秋光连大卤,霁景下......
  • 暮春闲居示同志
    避喧非傲世,幽兴乐郊园。好古每开卷,居贫常闭门。曙钟来古寺,旭日上西轩。稍与清境会,暂无尘......
  • 奉和武相公中秋锦楼玩月得来字
    玉露中秋夜,金波碧落开。鹊惊初泛滥,鸿思共裴回。远月清光遍,高空爽气来。此时陪永望,更得上......
  • 立秋日与陆华原于县界南馆送邹十八
    风入昭阳池馆秋,片云孤鹤两难留。明朝独向青山郭,唯有蝉声催白头。...
  • 秋日对酒
    行年过始衰,秋至独先悲。事往怜神魄,感深滋涕洟。百忧纷在虑,一醉兀无思。宝瑟拂尘匣,徽音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