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春日芙蓉园侍宴应制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苏颋
2025-07-21

春日芙蓉园侍宴应制

唐代  苏颋  

御道红旗出,芳园翠辇游。
绕花开水殿,架竹起山楼。
荷芰轻薰幄,鱼龙出负舟。
宁知穆天子,空赋白云秋。

春日芙蓉园侍宴应制作者简介

苏颋(670年-727年),字廷硕,京兆武功(今陕西武功)人,唐代政治家、文学家,左仆射苏瑰之子。苏颋进士出身,历任乌程尉、左司御率府胄曹参军、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太常少卿、工部侍郎、中书侍郎,袭爵许国公,后与宋璟一同拜相,担任同平章事。苏颋是初盛唐之交时著名文士,与燕国公张说齐名,并称“燕许大手笔”。他任相四年,以礼部尚书罢相,后出任益州长史。727年(开元十五年),苏颋病逝,追赠尚书右丞相,赐谥文宪。

春日芙蓉园侍宴应制翻译及注释

诗词的中文译文:

春日芙蓉园宴会应命

御道上红旗迎着行列,芳园里翠辇游。绕着盛开的花朵,建起高山翠竹的楼。荷芰轻轻地散发馨香,鱼龙从装载舟船。而穆穆天子又怎能知晓,空余赋诗予白云秋满天。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日宴会的场景。整首诗以描写景物为主,通过诗人细腻的描述,使读者仿佛置身于画面之中。

首先,诗人描述了皇家的队伍和红旗,展示了盛大的场面和庄严的氛围。接下来,他提到了芳园中翠辇的游览,将读者带入了宴会的具体场所。然后,他描绘了花朵盛开的环境,以及建有翠竹楼的山景,使整个场景更加美丽而宏伟。

在第三和第四句中,诗人描述了荷芰的馨香和鱼龙的游弋,增添了一丝恬静和活跃的气息。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的思考,他认为即使皇帝也难以理解他的诗意,并将其用于白云秋天之中。这种思考和自省的态度使诗歌更具深度和哲理。

总体而言,这首诗描绘了春日宴会的盛景和诗人的思考,以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想将读者引入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春日芙蓉园侍宴应制拼音读音参考

chūn rì fú róng yuán shì yàn yìng zhì
春日芙蓉园侍宴应制

yù dào hóng qí chū, fāng yuán cuì niǎn yóu.
御道红旗出,芳园翠辇游。
rào huā kāi shuǐ diàn, jià zhú qǐ shān lóu.
绕花开水殿,架竹起山楼。
hé jì qīng xūn wò, yú lóng chū fù zhōu.
荷芰轻薰幄,鱼龙出负舟。
níng zhī mù tiān zǐ, kōng fù bái yún qiū.
宁知穆天子,空赋白云秋。


相关内容11:

军中行路难(与骆宾王同作)

春晚送瑕丘田少府还任,因寄洛中镜上人

祭汾阴乐章

至桃林塞作

十一月奉教作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床
    传闻有象床,畴昔献君王。玳瑁千金起,珊瑚七宝妆。桂筵含柏馥,兰席拂沉香。愿奉罗帷夜,长乘秋......
  • 罗
    妙舞随裙动,行歌入扇清。莲花依帐发,秋月鉴帷明。云薄衣初卷,蝉飞翼转轻。若珍三代服,同擅绮......
  • 折杨柳
    二月风光半,三边戍不还。年华妾自惜,杨柳为君攀。落絮萦衫袖,垂条拂髻鬟。那堪音信断,流涕望......
  • 清明日龙门游泛
    晴晓国门通,都门蔼将发。纷纷洛阳道,南望伊川阙。衍漾乘和风,清明送芬月。林窥二山动,水见千......
  • 晦日重宴
    芳辰重游衍,乘景共追随。班荆陪旧识,倾盖得新知。水叶分莲沼,风花落柳枝。自符河朔趣,宁羡高......
  • 兴庆池侍宴应制
    降鹤池前回步辇,栖鸾树杪出行宫。山光积翠遥疑逼,水态含青近若空。直视天河垂象外,俯窥京室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