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立秋后题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杜甫
2025-09-05

立秋后题

唐代  杜甫  

日月不相饶,节序昨夜隔。
玄蝉无停号,秋燕已如客。
平生独往愿,惆怅年半百。
罢官亦由人,何事拘形役。

立秋后题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立秋后题翻译及注释

立秋后题

日月不相饶,
节序昨夜隔。
玄蝉无停号,
秋燕已如客。

平生独往愿,
惆怅年半百。
罢官亦由人,
何事拘形役。

中文译文:

立秋之后题

太阳和月亮彼此不相饶,
节气的序数昨夜已经分隔。
蝉儿的歌声不再停止,
秋燕已经离开像客人一样。

平生我独自行走的心愿,
感慨岁月已过去半百。
辞去官职也是被人所强迫,
为何让形式的束缚拘束自己?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杜甫写的一首题诗,以立秋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境遇的感慨和思考。

诗中的“日月不相饶”暗喻人与时光无法相互抵消,时间不停地流逝,而自己却无法回到过去。接着,“节序昨夜隔”用自然界的变化来象征时间的流转,时间瞬息万变,昨天的节气已经过去,人们无法挽回。蝉儿的歌声代表着夏天的繁华和活力,而秋燕的离开则预示着秋天的到来,时间的无情和事物的更迭。

诗的后两句以个人层面展开,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人生旅程的思考和感慨。诗人平生独自往前行走的愿望,可能是希望能够自由地选择自己的人生轨迹和追求理想,但年纪已经过去了一半,对于时光的流逝感到惆怅和迷茫。最后两句“罢官亦由人,何事拘形役”则指出,辞去官职也是被人所迫,不愿被形式与束缚所拘束。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面对时间流逝和命运的无奈,对于自由追求理想的渴望和对于制度与规矩的质疑。诗中的意境清新自然,语言简练优美,抒发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杜甫独特的才情和对于社会现实的关注。

立秋后题拼音读音参考

lì qiū hòu tí
立秋后题

rì yuè bù xiāng ráo, jié xù zuó yè gé.
日月不相饶,节序昨夜隔。
xuán chán wú tíng hào, qiū yàn yǐ rú kè.
玄蝉无停号,秋燕已如客。
píng shēng dú wǎng yuàn, chóu chàng nián bàn bǎi.
平生独往愿,惆怅年半百。
bà guān yì yóu rén, hé shì jū xíng yì.
罢官亦由人,何事拘形役。


相关内容11:

宿凿石浦(浦在湘潭县西)

观打鱼歌

能画

营屋

相逢歌赠严二别驾(一作严别驾相逢歌)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中夜
    中夜江山静,危楼望北辰。长为万里客,有愧百年身。故国风云气,高堂战伐尘。胡雏负恩泽,嗟尔太......
  • 王十七侍御抡许携酒至草堂奉寄…请邀高三十五使君同到
    老夫卧稳朝慵起,白屋寒多暖始开。江鹳巧当幽径浴,邻鸡还过短墙来。绣衣屡许携家酝,皂盖能忘折......
  • 洞房
    洞房环佩冷,玉殿起秋风。秦地应新月,龙池满旧宫。系舟今夜远,清漏往时同。万里黄山北,园陵白......
  • 铜瓶
    乱后碧井废,时清瑶殿深。铜瓶未失水,百丈有哀音。侧想美人意,应非寒甃沉。蛟龙半缺落,犹得折......
  • 又雪
    南雪不到地,青崖沾未消。微微向日薄,脉脉去人遥。冬热鸳鸯病,峡深豺虎骄。愁边有江水,焉得北......
  • 热三首
    雷霆空霹雳,云雨竟虚无。炎赫衣流汗,低垂气不苏。乞为寒水玉,愿作冷秋菰。何似儿童岁,风凉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