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山下残夏偶作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李山甫
2025-07-22

山下残夏偶作

唐代  李山甫  

等闲三伏后,独卧此高丘。
残暑炎于火,林风爽带秋。
声名何要出,吟咏亦堪休。
自许红尘外,云溪好漱流。

山下残夏偶作作者简介

李山甫,唐朝。咸通中累举不第,依魏博幕府为从事。尝逮事乐彦祯、罗弘信父子,文笔雄健,名著一方。诗一卷。

山下残夏偶作翻译及注释

山下残夏偶作

等闲三伏后,独卧此高丘。
After the sweltering heat of midsummer, I lie alone on this high mound.
残暑炎于火,林风爽带秋。
The lingering heat blazes like fire, but the breeze in the woods brings a refreshing taste of autumn.
声名何要出,吟咏亦堪休。
Why should I seek fame and reputation? It is time to rest from my poetry.
自许红尘外,云溪好漱流。
I vow to detach myself from worldly affairs and cleanse my spirit in the serene stream of Yunxi.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山下的一个残夏的景色,并且表达了自己对尘世纷杂的事物的厌倦。经过炎热的夏天,作者来到高丘,感受着林中清爽的秋风,使他心情舒畅。在这个宁静的地方,作者自省并且思考着自己的境遇。他开始怀疑声名与声誉的重要性,认为吟咏也不再必要,隐居自然才是真正的幸福。他决定远离纷扰的红尘,去流览云溪,以净化自己的灵魂。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自然的语言描绘了残夏的景色和作者的内心情感。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作者展示了他对尘世生活的反思和厌倦,并表达了远离世俗的追求,追求自由和内心宁静的愿望。诗中的两句“声名何要出,吟咏亦堪休”,道出了作者不再追求名利的态度,而想要脱离红尘,追求真正的自由和满足。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传递了作者对世俗生活的疲倦和追求自由的心声。

山下残夏偶作拼音读音参考

shān xià cán xià ǒu zuò
山下残夏偶作

děng xián sān fú hòu, dú wò cǐ gāo qiū.
等闲三伏后,独卧此高丘。
cán shǔ yán yú huǒ, lín fēng shuǎng dài qiū.
残暑炎于火,林风爽带秋。
shēng míng hé yào chū, yín yǒng yì kān xiū.
声名何要出,吟咏亦堪休。
zì xǔ hóng chén wài, yún xī hǎo shù liú.
自许红尘外,云溪好漱流。


相关内容11:

送友人游湖南

苏君厅观韩干马障歌

诗品二十四则·流动

诗品二十四则·疏野

送宇文虞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题山僧院
    谿路曾来日,年多与旧同。地寒松影里,僧老磬声中。远水清风落,闲云别院通。心源若无碍,何必更......
  • 送僧雅觉归东海
    山川心地内,一念即千重。老别关中寺,禅归海外峰。鸟行来有路,帆影去无踪。几夜波涛息,先闻本......
  • 题王氏山居
    檐有烟岚色,地多松竹风。自言离乱后,不到鼓鼙中。径柳拂云绿,山樱带雪红。南边青嶂下,时见采......
  • 自愧
    多负悬弧礼,危时隐薜萝。有心明俎豆,无力执干戈。壮士难移节,贞松不改柯。缨尘徒自满,欲濯待......
  • 寄友生
    交情应不变,何事久离群。圆月思同步,寒泉忆共闻。雪霜松色在,风雨雁行分。每见人来说,窗前改......
  • 别李参军
    王孙游不遇,况我五湖人。野店难投宿,渔家独问津。岭分中夜月,江隔两乡春。静想青云路,还应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