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酬举生许遇山居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李涉
2025-07-27

酬举生许遇山居

唐代  李涉  

以古讽今  怀才不遇  

琉璃潭上新秋月,清净泉中智惠珠。
不似本宗疏二教,许过云壑访潜夫。

酬举生许遇山居作者简介

李涉(约806年前后在世),唐代诗人。字不详,自号清溪子,洛(今河南洛阳)人。早岁客梁园,逢兵乱,避地南方,与弟李渤同隐庐山香炉峰下。后出山作幕僚。宪宗时,曾任太子通事舍人。不久,贬为峡州(今湖北宜昌)司仓参军,在峡中蹭蹬十年,遇赦放还,复归洛阳,隐于少室。文宗大和(827-835)中,任国子博士,世称“李博士”。著有《李涉诗》一卷。存词六首。

酬举生许遇山居翻译及注释

《酬举生许遇山居》是唐代诗人李涉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琉璃潭上新秋月,
清净泉中智惠珠。
不似本宗疏二教,
许过云壑访潜夫。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在山居中的心境和思考。作者提到琉璃潭上的新秋月和清净泉中的智惠珠,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内心的宁静与智慧。作者在这种宁静的环境中,思考自己的修行和信仰,认为自己不像那些宗教中的疏离和教条,而是愿意虚心向真正的修行者学习。

赏析:
1. 自然景物的描写:作者通过描绘琉璃潭上的新秋月和清净泉中的智惠珠,展现了山居环境的宁静和美好。这些景物的描绘给人一种清新、净化心灵的感觉,与作者的内心境界相呼应。

2. 内心的宁静与智慧:作者通过表达自己在山居中的心境,向读者展示了一种追求宁静和智慧的精神状态。在这种环境中,作者能够静心思考,感悟人生的真谛。

3. 对宗教的思考:作者提到“不似本宗疏二教”,表达了自己对宗教的思考和态度。他认为真正的修行者应该超越宗教的教条和疏离,愿意虚心向那些真正有智慧的修行者学习。这种态度展示了作者对于信仰和修行的独立思考和追求。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以自然景物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在山居中寻求宁静和智慧的心境,并对宗教和修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通过这些表达,作者传递了一种追求内心平静与真知的思想意境。

酬举生许遇山居拼音读音参考

chóu jǔ shēng xǔ yù shān jū
酬举生许遇山居

liú lí tán shàng xīn qiū yuè, qīng jìng quán zhōng zhì huì zhū.
琉璃潭上新秋月,清净泉中智惠珠。
bù shì běn zōng shū èr jiào, xǔ guò yún hè fǎng qián fū.
不似本宗疏二教,许过云壑访潜夫。


相关内容11:

溯西江

蜀江水(来自蕃界)

寿阳罢郡日有诗十首与追怀…兼纪瑞物物·入淮至盱眙

八月灯夕寄游越施秀才

题白鹿兰若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湘妃庙
    斑竹林边有古祠,鸟啼花发尽堪悲。当时惆怅同今日,南北行人可得知。...
  • 春山三朅来
    钓鱼朅来春日暖,沿溪不厌舟行缓。野竹初栽碧玉长,澄潭欲下青丝短。昔人避世兼避雠。暮栖云外朝......
  • 谴谪康州先寄弟渤
    唯将直道信苍苍,可料无名抵宪章。阴骘却应先有谓,已交鸿雁早随阳。...
  • 奉和韦侍御陪相公游开义五言六韵
    羊公追胜概,兹地暂逍遥。风景同南岘,丹青见北朝。石渠清夏气,高树激鲜飙。念法珍禽集,闻经醉......
  • 黄葵花
    此花莫遣俗人看,新染鹅黄色未乾。好逐秋风上天去,紫阳宫女要头冠。...
  • 送杨敬之倅湖南
    久嗟尘匣掩青萍,见说除书试一听。闻君却作长沙傅,便逐秋风过洞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