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寄钟常侍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罗隐
2025-07-20

寄钟常侍

唐代  罗隐  

一从朱履步金台,蘖苦冰寒奉上台。
峻节不由人学得,远途终是自将来。
风高渐展摩天翼,干耸方呈构厦材。
应笑樟亭旧同舍,九州无验满炉灰。

寄钟常侍作者简介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寄钟常侍翻译及注释

《寄钟常侍》是唐代诗人罗隐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一从朱履步金台,
蘖苦冰寒奉上台。
峻节不由人学得,
远途终是自将来。
风高渐展摩天翼,
干耸方呈构厦材。
应笑樟亭旧同舍,
九州无验满炉灰。

诗意:
《寄钟常侍》是一首感慨人生的诗词。诗中通过描述自己追求官职的经历和感受,表达出了人生奋斗的艰辛和自我奋发的精神。

赏析:
罗隐在诗中以朝廷官员钟常侍为借景,表达了自己奋斗官场的心境。诗的第一句“一从朱履步金台”描述了自己一步步走上金台的过程,朱履代指官职的红色鞋子,金台代指高官重职,表达了自己通过努力最终登上高位的愿望。

接下来的几句诗“蘖苦冰寒奉上台,峻节不由人学得,远途终是自将来”揭示了追求成功的艰辛和坚持不懈的姿态。蘖象征着生命的新生,寓意着艰辛和不被看好,冰寒则代表着坚韧不拔的品质,奉上台暗喻自己为国家和人民尽职尽责。峻节不由人学得表达了官场上的竞争激烈,不是凭借他人之力就可以学到的严厉作风。

诗的后半部分“风高渐展摩天翼,干耸方呈构厦材。应笑樟亭旧同舍,九州无验满炉灰”则以自然景物进一步强化了作者的情感表达。风高展摩天翼暗喻作者逐渐展翅高飞,干耸方呈构厦材则暗示作者的脊梁骨越发坚实。诗的最后两句“应笑樟亭旧同舍,九州无验满炉灰”表达了作者对旧友的嘲笑,认为他们没有经历和验证成功的艰辛,只能将其一笑而过。九州无验满炉灰的意思是在整个大地上,没有人能够亲身领悟成功的艰辛,只有作者自己才能明白炉灰中的辛酸。

总体来说,罗隐通过《寄钟常侍》这首诗词表达了自己追求成功的艰辛和坚持不懈的精神风貌。诗中运用了寓言和比喻的手法,揭示了作者独特的生活感悟。

寄钟常侍拼音读音参考

jì zhōng cháng shì
寄钟常侍

yī cóng zhū lǚ bù jīn tái, niè kǔ bīng hán fèng shàng tái.
一从朱履步金台,蘖苦冰寒奉上台。
jùn jié bù yóu rén xué dé,
峻节不由人学得,
yuǎn tú zhōng shì zì jiāng lái.
远途终是自将来。
fēng gāo jiàn zhǎn mó tiān yì, gàn sǒng fāng chéng gòu shà cái.
风高渐展摩天翼,干耸方呈构厦材。
yīng xiào zhāng tíng jiù tóng shě, jiǔ zhōu wú yàn mǎn lú huī.
应笑樟亭旧同舍,九州无验满炉灰。


相关内容11:

金谷园

清明日送邓芮还乡(一作戴叔伦诗)

题黄山人庭前孤桂

送王霖赴举

登龙瑞观北岩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思故人
    故人不可见,聊复拂鸣琴。鹊绕风枝急,萤藏露草深。平生四方志,此夜五湖心。惆怅友朋尽,洋洋漫......
  • 题沧浪峡
    门向红尘日日开,入门襟袖远尘埃。暗香惹步涧花发,晚景逼檐溪鸟回。不为市朝行路近,有谁车马看......
  • 玉声亭
    世间泉石本无价,那更天然落景中。汉佩琮琤寒溜雨,秦箫缥缈夜敲风。一方清气群阴伏,半局闲棋万......
  • 中秋夜不见月
    阴云薄暮上空虚,此夕清光已破除。只恐异时开霁后,玉轮依旧养蟾蜍。...
  • 重九日广陵道中
    秋山抱病何处登,前时韦曲今广陵。广陵大醉不解闷,韦曲旧游堪拊膺。佳节纵饶随分过,流年无奈得......
  • 仿玉台体
    青楼枕路隅,壁甃复椒涂。晚梦通帘柙,春寒逼酒垆。解吟怜芍药,难见恨菖蒲。试问年多少,邻姬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