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过开封古城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梅尧臣
2025-07-16

过开封古城

宋代  梅尧臣  

荒城临残日,鸡犬三四家。
岂复古阡陌,但问新桑麻。
颓垣下多穴,所窟狐与蛇。
汉兵堕铜镞,青血为土花。

过开封古城作者简介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过开封古城翻译及注释

《过开封古城》是宋代诗人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荒城临残日,鸡犬三四家。
岂复古阡陌,但问新桑麻。
颓垣下多穴,所窟狐与蛇。
汉兵堕铜镞,青血为土花。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梅尧臣游历开封古城时的景象。古城已经荒废,只剩下几户人家,生活的景象十分凄凉。他感慨古时的繁华已经一去不复返,只有对现实中新的农桑和麻布生产的发展感到好奇。诗中还描绘了城墙下的废墟中,有许多动物栖居,如狐狸和蛇。最后两句表达了历史的沧桑,汉朝的战士已经倒下,他们的青春和热血化作了这片土地上的花朵。

赏析: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废弃的古城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兴衰和时代变迁的感慨。诗中的荒凉景象与人类的繁华衰落形成鲜明对比,透露出一种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思考。作者将目光投向农桑和麻布生产,表现了他对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关注。最后两句以铜镞和青血的形象,象征了历史的残酷和人们在历史长河中的消逝。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时代变迁和历史荣辱的感慨,展现了对人类命运和历史命运的思考。

过开封古城拼音读音参考

guò kāi fēng gǔ chéng
过开封古城

huāng chéng lín cán rì, jī quǎn sān sì jiā.
荒城临残日,鸡犬三四家。
qǐ fù gǔ qiān mò, dàn wèn xīn sāng má.
岂复古阡陌,但问新桑麻。
tuí yuán xià duō xué, suǒ kū hú yǔ shé.
颓垣下多穴,所窟狐与蛇。
hàn bīng duò tóng zú, qīng xuè wèi tǔ huā.
汉兵堕铜镞,青血为土花。


相关内容11:

乙酉六月二十一日予应辟许昌京师内外之亲则

刁景纯将之海陵与二三子送於都门外遂宿舟中

戏答持烛之句依韵和永叔

春夜闻雨

重送祖择之北使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依韵和僧说上人见访
    客从东国来,山云犹在屦。是时正穷腊,雁落溪阴暮。投宿古城隅,雪迷松下路。衣楮足兰荃,相过宁......
  • 次韵和酬裴寺丞喜子修书
    唐宋典册竟骈罗,汉诏重令与削磨。古圣规模犹可法,众贤驰骋必无蹉。既除太史来为尹,遂用非才往......
  • 咏苏子美庭中千叶菊树子
    生与众草生,不与众草荣。彼皆春争葩,兹独秋吐英。千叶共一萼,百蔕共一茎。幽亭耸扶疏,独本非......
  • 丫头石
    丫头石虽断,文字未全讹。年筭赤乌近,书疑黄象多。几时经霹雳,异代见干戈。更与千秋看,松煤定......
  • 和昙颖师四明十题·龙隐潭
    老龙恋潭窟,不雨亦不云。吐涎出溪滑,吹腥隔林闻。疾雷驱未去,鱼鳖竞纷纷。...
  • 淘渠
    开春沟,畎春泥。五步掘一堑,当途如坏堤。车无行辙马无蹊,遮截门户鸡犬迷。屈曲措足高复低,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