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华严真师以诗见贶聊成二章纪其趣尚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司马光
2025-07-17

华严真师以诗见贶聊成二章纪其趣尚

宋代  司马光  

素发青眸七十余,未尝游学只安居。
旁无几杖身轻健,应为心闲得自如。

华严真师以诗见贶聊成二章纪其趣尚作者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华严真师以诗见贶聊成二章纪其趣尚翻译及注释

这首诗词是宋代司马光所作,题为《华严真师以诗见贶聊成二章纪其趣尚》。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素发青眸七十余,
未尝游学只安居。
旁无几杖身轻健,
应为心闲得自如。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作者司马光的生活态度和心境。他的头发已经变白,眼睛依然明亮,已经过七十岁,但他从未追求游学之道,只是安居于家。他身边没有太多的拐杖,身体轻盈健康,这是因为他的内心宁静自在。

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司马光对于安宁自在生活的追求和态度。他选择了安居于家,没有追求外在的名利和游学之道。他的素发和青眸象征着他的年龄和智慧,同时也传递出他内心的宁静和淡泊。他身边几乎没有拐杖,说明他身体健康,这可能是因为他的内心宁静使得他的身体也得到了放松和舒展。整首诗词透露出一种追求内心宁静和自在的生活态度,强调了心灵的自由和平静的重要性。

这首诗词展示了司马光对于人生的独特见解,他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对于内心宁静和自由的追求。这种追求与当时社会的浮躁和功利主义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作者对于精神追求的重视。整首诗词给人一种宁静、淡泊的感觉,引发人们对于内心世界的思考和反思。

华严真师以诗见贶聊成二章纪其趣尚拼音读音参考

huá yán zhēn shī yǐ shī jiàn kuàng liáo chéng èr zhāng jì qí qù shàng
华严真师以诗见贶聊成二章纪其趣尚

sù fā qīng móu qī shí yú, wèi cháng yóu xué zhǐ ān jū.
素发青眸七十余,未尝游学只安居。
páng wú jǐ zhàng shēn qīng jiàn, yīng wèi xīn xián dé zì rú.
旁无几杖身轻健,应为心闲得自如。


相关内容11:

花庵诗寄邵尧夫

酬宋朝次道初登朝呈同舍

又寄题陟屺寺

花庵诗寄邵尧夫

喜李侍郎得西京留台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宿南园
    顷来兴味少,旬日不为诗。昏昏但思眠,疲病知吾衰。岂无篱边菊,不欲牛酒卮。络纬尔何苦,终夕鸣......
  • 五哀诗·马伏波
    汉令班南海,蛮兵避郁林。天涯柱分界,徼外贡输金。坐失奸臣意,谁明报国心。一棺忠勇骨,漂泊瘴......
  • 和尧夫首尾吟
    尧夫非是爱吟诗,安乐窝中无所为。古道白头无处用,今时青眼几人知。嵩山洛水长相见,秋月春风不......
  • 送李侍郎西京留台
    先公勋烈盛监梅,清白仍闻世济才。华省拂衣辞簿领,长衢回首谢尘埃。嵩峰排雾依稀出,洛水迎入迤......
  • 圣俞惠诗复以二章为谢
    我得圣俞诗,终身变何有。名字吒文编,佗年知不朽。...
  • 和潞公招尧夫不至
    东阁尊罍招共饮,后房罗绮约同观。既无蓟子分身术,须欠车公一座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