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答龙门潘秀才见寄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黄庭坚
2025-07-21

答龙门潘秀才见寄

宋代  黄庭坚  

男儿四十未全老,便入林泉真自豪。
明月清风非俗物,轻裘肥马谢儿曹。
山中是处有黄菊,洛下谁家无白醪。
相得秋来常日醉,伊川清浅石楼高。

答龙门潘秀才见寄作者简介

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词作方面,虽曾与秦观并称“秦黄”,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

答龙门潘秀才见寄翻译及注释

《答龙门潘秀才见寄》是黄庭坚的一首宋代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男儿四十未全老,
便入林泉真自豪。
明月清风非俗物,
轻裘肥马谢儿曹。
山中是处有黄菊,
洛下谁家无白醪。
相得秋来常日醉,
伊川清浅石楼高。

诗意:
这首诗词写的是黄庭坚回答潘秀才来信的作品。诗人自称是一个四十岁的男子,尽管还未完全年老,却已经自豪地追寻了山林泉水的真谛。他认为明亮的月光和清爽的风不是平凡的事物,而是具有非凡之美的存在。他不再追求华丽的衣袍和肥壮的马匹,而是向儿曹(指潘秀才)致谢。在山中,黄菊盛开,洛阳城下的家家户户都有美酒。在这样的环境中,与好友相伴,秋天来临时常常陶醉其中,伊川的水清浅,石楼高耸。

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黄庭坚对于追求自然和山水之美的向往和感悟。他将中年之际的自己比喻为“男儿四十未全老”,表达了对自身仍然朝气蓬勃的自豪感。他认为真正的美不在于物质的奢华,而是体验大自然的清新与宁静。明亮的月光和清风被他视为非凡的事物,凸显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敏感和赞叹。同时,诗中也流露出对友谊和欢聚的珍视,他向潘秀才表示感谢,并描述了山中黄菊盛开和洛阳城中的美酒,暗示了与好友共度美好时光的愿望。最后两句以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伊川的水清浅、石楼的高耸,给人以宁静和高远之感。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友情的热爱,展现了他独特的审美观和生活态度。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简朴自然之美的向往,以及与好友共享美好时光的愉悦心情。整首诗词以淡泊清高的情感态度,展示了宋代文人士人文情怀和对自然的倾慕之情,体现了黄庭坚独特的艺术风格。

答龙门潘秀才见寄拼音读音参考

dá lóng mén pān xiù cái jiàn jì
答龙门潘秀才见寄

nán ér sì shí wèi quán lǎo, biàn rù lín quán zhēn zì háo.
男儿四十未全老,便入林泉真自豪。
míng yuè qīng fēng fēi sú wù, qīng qiú féi mǎ xiè ér cáo.
明月清风非俗物,轻裘肥马谢儿曹。
shān zhōng shì chù yǒu huáng jú, luò xià shuí jiā wú bái láo.
山中是处有黄菊,洛下谁家无白醪。
xiāng de qiū lái cháng rì zuì, yī chuān qīng qiǎn shí lóu gāo.
相得秋来常日醉,伊川清浅石楼高。


相关内容11:

题崇德君所画雀竹蜩螗图赞

太平州作二首

夏日梦伯兄寄江南

司马文正公挽词四首

戏咏暖足瓶二首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次韵师厚萱草
    从来占北堂,雨露借恩光。与菊乱佳色,共葵倾太阳。人生真苦相,物理忌孤芳。不及空庭草,荣衰可......
  • 道中寄景珍兼简庚元镇
    传语濠州贤刺史,隔年诗债几时还。因循樽俎疏相见,弃掷光阴只等闲。心在青云故人处,身行红雨乱......
  • 题伯时天育骠骑图二首
    玉花照夜今无种,枥上追风亦不传。想见真龙如此笔,蒺藜沙晚草迷川。...
  • 次韵和台源诸篇九首之叠屏岩
    篁竹参天无人行,来游者多蹊自成。石屏重叠翡翠玉,莲荡宛转芙蓉城。世绿遮尽不到眼,幽事相引颇......
  • 次韵孔四著作早行
    弃置锄犁就车马,从来计出古人下。尘埃好在三尺桐,不疑万世期子野。明经使者著书郎,风雨乘馹忘......
  • 长短星歌
    正月虎,七泽阴风无避处。少年射杀白额归,二十一岁赐旗鼓。二月兔,翰墨功名归四杜。中山毛遂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