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题半山寺壁二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王安石
2025-07-19

题半山寺壁二首

宋代  王安石  

寒时暖处坐,热时凉处行。
众生不异佛,佛即是众生。

题半山寺壁二首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题半山寺壁二首翻译及注释

这是一首宋代王安石的诗词《题半山寺壁二首》。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题半山寺壁二首


寒时暖处坐,
热时凉处行。
众生不异佛,
佛即是众生。


自古逢秋悲寂寞,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诗意:
这首诗词由两首组成,第一首表达了一种超越常态的思考,指出在寒冷时寻找温暖的地方休息,在炎热时寻找凉爽的地方行走。它表达了一种超越常规的生活方式,暗含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第二首描绘了秋天的寂寞和悲凉,但诗人认为秋天胜过春天。他以一只独立飞翔的鹤为形象,将自己的诗情引向苍穹之上,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诗歌灵感的追求。

赏析:
王安石的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哲理和感悟。第一首诗词通过寒暖的对比,传达了一种超越常规思维的境界,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第二首诗词则以秋天的凄凉寂寞作为背景,通过对秋天与春天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并以一只飞翔的鹤来象征诗人的诗情飞扬,将自己的思绪引向高远的境界。

这首诗词展示了王安石独特的思考方式和对自然的敏感触觉。他通过简练而富有哲理的语言,将自己的感悟与读者分享,并引导读者超越表象,寻求更深层次的理解。这首诗词的美在于它的简洁和意境的升华,让人在欣赏之余也能得到一些深刻的思考。

题半山寺壁二首拼音读音参考

tí bàn shān sì bì èr shǒu
题半山寺壁二首

hán shí nuǎn chù zuò, rè shí liáng chù xíng.
寒时暖处坐,热时凉处行。
zhòng shēng bù yì fú, fú jí shì zhòng shēng.
众生不异佛,佛即是众生。


相关内容11:

示安大师

示杨德逢

次张唐公韵

月夜二首

酴醾金沙二花合发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众人
    众人纷纷何足竞,是非吾喜非吾病。颂声交作莽岂贤,四国流言旦犹圣。唯圣人能轻重人,不能铢两为......
  • 史教授独善堂
    湖海十年旧,林塘三亩余。静非谈者隐,贫胜富人居。列鼎亦何有,幅巾聊自如。犹应不独善,学子满......
  • 望淮口
    白烟弥漫接天涯,黯黯长空一道斜。有似钱塘江上望,晚潮初落见平沙。...
  • 寄李道人
    李生富汉亦贫儿,人不知渠只我知。跳过六轮中耍峭,养成三界外愚痴。...
  • 七星砚
    余闻星堕地,往往化为石。石上有七星,此理余莫测。持来当白日,光彩不为匿。恍如起鸿蒙,俛仰帝......
  • 致仕邵少卿挽辞二首
    谢朓城中守,梁鸿墓下归。素车驰吉路,丹旐卷寒辉。抚几虚容在,瞻图实貌非。无因置一酹,空此叹......